烈日高懸,秋陽熾烈如火,映得地麵上石子泛白。塵土飛揚中,一支軍隊如紅潮翻湧,呼嘯而過——正是武陽與趙甲率領的赤虎營。這支鐵血之師自南鄭出發,晝夜兼程,奔赴鄭南城,務求先於敵軍一步奪得城池,掌握戰局。
馬蹄聲急,旌旗獵獵,赤虎營已行至一片山穀之前。山穀兩側峭壁林立,藤蔓纏繞,野草瘋長,間或可見嶙峋怪石,仿佛張牙舞爪的猛獸。穀口處風聲呼嘯,竟帶出幾分森冷之意。
忽地,武陽高坐馬背,雙目微眯,右手一抬,道:“止步。”
赤虎營頓時止行如山,將士們雖喘息不止,汗水濕透甲胄,但無人喧嘩,皆緊盯前方。
趙甲翻身下馬,大步行至武陽身邊,皺眉道:“主公,怎麼了?”
武陽緩緩抬頭,望向前方那仿佛吞人巨口的山穀,眉宇之間透出一股凝重之色:“你不覺得……這穀中殺氣騰騰嗎?”
“殺氣?”趙甲一愣,旋即望向四周,隻覺山穀間死寂無聲,連鳥雀都不曾飛過,反倒有幾分壓抑。他心頭微動,回首喚來手下:“將地圖取來。”
圖兵解下隨身牛皮囊,展開羊皮地圖,指著其上一點,道:“此地名為——墜龍穀。”
“墜龍穀……”武陽低聲呢喃,聲音低沉如水。他眼神變幻不定,仿佛心中浮現一些聯想。片刻後,他猛然抬頭,“傳令,全軍備戰,持盾者在前,弓弩手蓄勢待發,緩緩前進,不得輕敵!”
趙甲聞言心頭一緊,立即轉身高呼:“聽主公,全軍列陣,小心前進!”
赤虎營將士們雖不明所以,但見主公和主將神色凝重,無不遵令而行。盾牌揚起,長槍豎立,軍陣如烏雲壓境,步步推進。
然而,還未行至穀口深處,驟然四麵轟鳴震動,仿佛千軍萬馬由天而降。
“殺——!”
如雷般的喊殺聲自山穀兩側猛然炸響,無數黑甲士兵如潮水般自崖頂滾落、飛奔而下,箭如驟雨,巨石滾落,伏兵倏然而至!
“是埋伏!”趙甲麵色一變,大喝出聲,猛地抽出佩刀。
“謝家軍!”有人驚呼出聲,隻見那黑甲兵馬旗幟上赫然刺繡“謝”字,一杆朱紅龍紋大旗獵獵招展,正是謝家軍軍師——諸葛長明親率大軍。
諸葛長明立於高台之上,衣袍獵獵,麵沉如水,手持羽扇,低喝一聲:“殺一人,賞銀十兩!”
謝家軍士氣頓時高漲,呐喊如雷,似浪潮席卷穀地,向赤虎營猛撲而來。
一時間,赤虎營前軍頓亂,馬驚人散,長槍折斷,箭矢貫體。
“穩住陣腳!”趙甲聲如金鐘,揮刀衝前,與謝家軍短兵接戰,刀光如電,火花四濺。
中軍處,武陽咬牙坐鎮,臉色蒼白,額頭汗如雨下,左臂繃著粗布,血跡斑斑,正是未愈的舊傷。他望著混亂的戰場,左手死死抓著案幾。
“命軍鼓響起,三列換位,前退後進!”武陽厲聲道。
親衛立即傳令,軍鼓隆隆而響,戰陣間隱隱恢複秩序。趙甲與幾員悍將衝入軍陣之中,斬敵數十,振奮士氣。武陽坐鎮中軍,神識如炬,每一聲鼓響、每一道命令都精準至極,將赤虎營從潰敗邊緣硬生生拉了回來。
此時,崖上諸葛長明冷笑:“這武陽,果然有幾分手段。”他轉頭喝令:“放箭,務要射中中軍武陽!”
一時間,千弓齊發,破空而來。中軍帳篷周圍箭幕如雨,衛兵頓時中箭倒地。
親衛驚呼:“主公快避!”
武陽未動,麵色如鐵:“不怕!”
幾名親衛舉盾於前,擋住箭雨,紛紛倒地。但武陽巋然不動,依舊鎮守中軍,指揮若定。
“趙甲!向左翼推進三十步,借壑轉陣!”
“明白!”趙甲帶兵猛攻左翼,如怒濤橫掃,竟撕開謝軍一線。
“兩位副將統率兩撥人馬從右側山道反攻,搶占高地!”
兩人應命而去,率兵攀援,趁敵未穩突襲崖側,奪得製高點,箭矢傾瀉而下,使敵前軍頓時動搖。
然而謝家軍畢竟人多勢眾,且設伏周密,戰至酣處,赤虎營終顯疲態。趙甲身中兩刀,戰甲血染,仍殺得雙目通紅;兩位副將口吐鮮血,仍力保戰陣。
武陽看在眼裡,心如刀絞,卻不得不忍。
他強撐著站起身,一步步走上中軍鼓台,俯瞰全陣。
“赤虎營將士聽令!”他聲震山穀,“我等受王詔出征,誓清叛賊,如今賊子設伏我軍於墜龍穀中,欲全殲我等!然今日若能破敵,便是破局之始!我武陽雖傷,亦與諸君共進退,同生死!”
這番話聲如洪鐘,響徹山穀,赤虎營士氣再振。
趙甲高聲呼應:“誓死隨主公破敵!”
“誓死破敵!”
“誓死破敵!”
赤虎營如猛虎蘇醒,兵鋒所向,再無退意。
諸葛長明立即調遣預備軍堵截側翼,山穀間戰鬥持續至日落,血流成渠,屍橫遍地,優勢還是保持在諸葛長明那方。
赤虎營,武陽一手締造的精銳部隊,素來以悍勇、紀律嚴明、配合默契為特點,赤虎營的將士在跟隨武陽的過程中都立下過赫赫戰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家軍皆為精銳,武器齊整,布陣嚴密,弓弩手迅速列陣於山壁兩側,箭矢如雨驟下。赤虎營雖立刻組成盾陣抵擋,但仍有不少將士被一箭穿喉,當場殞命。陣型驟亂之際,又有重甲步卒從穀口兩端強攻而入,殺聲震天。
趙甲身披重甲,揮刀格擋幾支飛箭後,迅速奔至武陽馬前,大聲道:“主公,形勢不利!四麵皆敵,弓弩如林,再戰下去,恐我赤虎營要全軍覆滅!”
武陽眸中泛起痛色,望著倒在血泊中的兄弟們,那些熟悉的臉孔還殘留著未儘的熱血與忠誠。他的心,像被刀絞一般。“這些人……這些人是我們一手帶出來的啊……”他喃喃道。
“若就此撤退,說不定還能保下一半兄弟。”趙甲聲音低沉,雖強作鎮定,卻掩不住眸中的焦慮。
正當武陽思忖之際,山穀之巔忽有一人出現,白須飄然,長扇輕搖,目光傲然居高臨下,正是謝必安座下智將——諸葛長明。
他微笑著,仿若在觀賞一場早已籌謀多時的獵殺。
“武陽!”諸葛長明朗聲開口,聲音如鐘:“你帶著這幾千赤虎殘兵困守此穀,不過是螳臂當車!我勸你識時務者為俊傑,獻上鄭南、巴鎮與西州三城,隨我回謝帥大營負荊請罪,說不得還能留你一條性命!”
此言一出,穀中一片死寂,隻有兵刃交鳴與將士的呻吟聲斷斷續續地回蕩。
武陽仰頭望著那諸葛長明,麵色鐵青。忽然,他冷笑一聲,策馬數步立於穀中高石之上,聲音鏗鏘如鐵:“我奉王詔靖亂,平定諸侯,謝必安擅權自立,挾兵謀逆,其行何異叛賊?你諸葛長明為其爪牙,竟還妄談忠義?你我皆讀書識禮之人,豈不知大義二字?”
諸葛長明聽罷哈哈大笑,聲若洪鐘:“大義?哈哈,世間哪有永恒的大義,唯有勝者為王。今日你困於墜龍穀,便是天命!來人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