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聲淒厲劃破夜空,卻始終不見一兵一卒真正攻城。
城頭上的魏陽守軍被攪得神經緊張,一夜數驚。
每次鼓噪響起,都必須嚴陣以待,弓箭手引弓待發,士兵緊握兵器,結果往往空等一夜,疲憊不堪。
藍延煜雖知可能是疑兵之計,但也不敢全然不顧,隻能下令加強巡邏,密切監視,這讓守軍士卒的負擔更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更陰險的計策悄然展開。
武陽找來軍中最好的筆跡模仿高手,偽造了數封“藍延煜”與“武陽”的通信。
信中含糊其辭地提及“大事將成”、“靜安易手之後,將軍之位非君莫屬”、“望裡應外合,共謀富貴”,並特意強調“副將張愷性躁,恐壞大事,需嚴加防範”。
另一方麵,幾次小規模接觸戰中,靖亂軍故意“失手”,讓幾名魏陽士兵“僥幸”逃脫。
這些士兵在潰逃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偶然”聽到靖亂軍士兵的議論——
“聽說藍將軍馬上就要投過來了…”
“是啊,到時候靜安城不攻自破…”
“噓…小聲點,上頭說了,不能讓那張副將的人知道…”
這些士兵逃回靜安城,驚魂未定之下,將這些聽來的話悄悄傳了出去。
流言像暗流一樣在守軍內部蔓延。
最後,一名被靖亂軍刻意擒獲後又故意“疏於看守”讓其逃走的魏陽軍官,帶回了實質性的“證據”——一些金銀和一封未來得及“送出去”的偽信。
他徑直將這些東西呈給了副將張愷,並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自己如何“險死還生”才保住這些“藍延煜通敵的罪證”。
張愷看著那些金銀和偽信上的內容,尤其是那句“副將張愷性躁,恐壞大事,需嚴加防範”,積壓已久的怨氣和猜疑瞬間被點燃。
他猛地將信拍在桌上,臉色鐵青。
“好個藍延煜!我說為何一味死守,從不主動出擊!原來是與武陽暗通,想要拿我等的性命和這靜安城,去換他的高官厚祿!”
他對心腹將領低吼道,
“他想用老子的人頭當投名狀?做夢!”
從此,張愷對藍延煜的軍令開始陽奉陰違。
藍延煜下令各部提高警惕,嚴防敵軍疑兵下的真實偷襲。
張愷卻故意懈怠部下,聲稱敵軍虛張聲勢,不必理會,讓士兵抓緊休息。
藍延煜命張愷部派出精銳,夜間出城清剿山林中的疑兵。
張愷以“恐中調虎離山之計”為由,拒不執行,隻派了些老弱敷衍了事。
幾次三番,藍延煜察覺出不對勁,召來張愷質問。
“張副將,近日你部為何屢屢怠慢軍令?”
張愷站在帳下,態度不恭。
“大將軍,末將隻是覺得,敵軍伎倆拙劣,無需如此興師動眾,徒耗我軍精力。倒是大將軍,似乎對此格外緊張?莫非…另有什麼緣由?”
話語中帶著明顯的譏諷。
藍延煜何等人物,立刻聽出他話中有話,勃然大怒。
“張愷!你此言何意?大戰當前,你敢惑亂軍心?!”
“是否惑亂軍心,大將軍自己心裡清楚!”
張愷毫不退讓地頂撞,
“末將隻是不想讓弟兄們死得不明不白!”
“混賬!”
藍延煜猛地站起,
“來人!給我拿下這個違抗軍令、動搖軍心的蠢材!”
藍延煜的親兵上前。張愷的部下立刻拔刀護在張愷身前,雙方劍拔弩張,氣氛瞬間緊繃到極點。
“反了!你們都要反了嗎?!”
藍延煜看著那些對自己刀兵相向的士卒,又驚又怒。
一名張愷的心腹大統領仗著人多,厲聲道。
“藍延煜!你通敵賣國!我等豈能再聽你號令!”
這句話徹底點燃了火藥桶。
藍延煜怒極,猛地拔出佩劍,一劍便將那出言不遜的大統領刺死!
鮮血瞬間濺滿軍帳!
內訌徹底爆發!
張愷部下見自己人被殺,紅著眼撲向藍延煜。
藍延煜的親兵立刻反擊。
一場血腥的廝殺在靜安城內上演。
雖然藍延煜最終憑借個人威望和直屬部隊控製住了局麵,斬殺數名叛亂軍官,張愷本人則帶著一批死忠部下倉皇逃入內城負隅頑抗,但靜安城的防禦體係已經因為這場內亂而徹底崩潰。
軍令無法暢通,士卒不知所措,人人自危,猜忌和恐懼彌漫在每一個角落。
一直在城外緊密觀察的武陽和諸葛長明,將城內的騷亂和火光看得一清二楚。
“內亂已起!時機已至!”
武陽眼中精光爆射,猛地拔出戰刀,“全軍聽令!破城就在今日!”
諸葛長明補充道:“主公,當分兵進擊,擴大戰果!”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