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長明羽扇輕搖的動作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顯然也在快速權衡此計的可行性與風險。
熊亮更是張大了嘴巴,半晌才喃喃道。
“襲擊…城關鎮?這…這未免也太過…”
“太過凶險,是嗎?”
熊炎接過話頭,冷笑道,
“正所謂富貴險中求!戰局至此,不行奇計,難道坐等潰敗不成?此計之關鍵,在於第一路佯攻必須要逼真,要打得狠,打得蒙驁心慌,不得不調兵去保糧道!如此,第二路奇兵方有可乘之機!”
道理已然闡明,計策確實存在一線生機。
但接下來一個問題便是——誰去?
第一路佯攻,雖非主攻,但麵對必然存在的重兵護衛,危險性極大,稍有不慎便是全軍覆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第二路奇襲城關鎮,更是九死一生!
要深入敵軍腹地,攻擊其必救之要害,一旦行蹤暴露,或是第一路佯攻未能有效調動敵軍,那麼這支奇兵將陷入重重圍困,絕無生還可能!
帳內再次陷入沉默,無人主動請纓。
這幾乎是去送死的任務。
就在這時,身上帶傷、麵色因失血而有些蒼白的聯軍勇將封知安,猛地踏前一步,抱拳沉聲道。
“大元帥!兩位公子!末將新敗,無顏見軍中弟兄!這第一路佯攻誘敵之任,請交給末將!末將必率麾下楚烈兒郎,死戰到底,定將蒙驁的援軍牢牢釘在糧道上!”
他這是要戴罪立功,甚至抱了死誌。
紀元嵩看著封知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最終點頭。
“好!封將軍勇毅可嘉!便予你一萬精兵,多帶旌旗鼓號,聲勢務求浩大,做出主力斷糧之姿態,將敵軍儘可能多的兵力吸引過去!”
“末將遵命!”
封知安慨然領命,轉身便去點兵。
第一路人選已定,但更關鍵、更危險的第二路,由誰率領?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識地遊移,無人敢與紀元嵩或熊炎對視。
熊炎環視一圈,臉上露出一絲早有預料的冷笑,目光最終落在了武陽身上,緩緩開口,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意味。
“佯攻之師已有人選。這奇襲城關鎮,一擊定乾坤之重任,非智勇雙全、能擔大任者不可。此役,便交予武陽元帥去辦吧。靖亂軍能征善戰,武元帥更是深諳奇正之道,正堪此任!”
帳內瞬間安靜得可怕。幾乎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武陽臉上。
這分明是熊炎又一次的借刀殺人!
將此必死之局,強行推給武陽!
武陽麵色一沉,心中怒意翻湧,卻無從推脫。
熊炎將此計策拔高到“挽救聯軍”的高度,他若拒絕,便是畏戰怯敵,置聯軍大局於不顧,不僅個人威信掃地,靖亂軍也將無法在聯軍中立足。
而且,平心而論,此計雖是險招,卻也確實是目前唯一可能逆轉戰局的方法。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所有情緒,迎向熊炎和紀元嵩的目光,抱拳沉聲道。
“末將…領命!必竭儘全力,襲擊城關鎮,焚其糧草!”
見武陽應下,熊炎眼中閃過一絲得逞的冷光。
紀元嵩則是鬆了口氣,同時又帶著一絲愧疚,鄭重道。
“武元帥,一切小心!你率領本部一萬靖亂精銳,再拔調…嗯,便由你本部牙門將領統率,更為默契。需何人相助?”
武陽毫不猶豫。
“末將需趙玄清、李仲庸、孫景曜三將足矣!此三人皆是我靖亂軍棟梁,足可托付重任!”
“準!”紀元嵩點頭,
“事不宜遲,即刻準備,今夜便出發!”
封知安率領一萬兵馬,高舉火把,擂響戰鼓,浩浩蕩蕩但悲壯地向著魏陽軍糧道方向進發,他們的任務是送死,用生命為真正的殺招創造機會。
而武陽,則與牙門三將——沉穩的趙玄清、勇悍的李仲庸、機敏的孫景曜,點齊一萬靖亂軍中最精銳、最擅長山地潛行和夜戰的士卒,人銜枚,馬裹蹄,如同暗夜中的一道幽靈,悄無聲息地繞開主戰場,向著遠在霍城後方的致命目標——城關鎮,疾行而去。
兩支隊伍,朝著不同的方向,承載著聯軍最後的希望,義無反顧地紮入了沉沉的夜色和未知的巨大危險之中。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