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這高大且雄偉壯麗的城牆,再看看那些正在為修築城牆而辛苦的工人,他可是既讚歎,又同情啊。
“這麼高大宏偉的城牆,想必除了給人以視覺震撼以外,還有抵禦外敵等其他的功用吧。”
“在這城牆之上負責勞動且辛苦的工人,看著他們那揮汗如雨、汗流浹背的樣子,可真是讓人心疼啊。”
“唉…在這大千世界之中,除了大自然中那些鬼斧神工、渾然天成且能給人以震撼的“造化鐘神秀”般的自然景觀外。”
“除了令人感到雄偉讚歎的偉大奇跡,哪個不是人民大眾通過辛勞與汗水,通過日複一日的勞動所共同鑄就而成的?”
“這一切,可都是百姓的血汗與智慧共同熔鑄的結晶。”
“沒有誰,是可以單獨邀功請賞的。”
“果然,這曆史的創造者與推動者,從來都隻有廣大的人民百姓。唯有人民,才能在悠悠曆史的長河中築就輝煌!”
王嘉,在感慨完這一切後。
新的問題,便接踵而來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中丘修築城牆,又是為了什麼呢?”
在思索多時,他也得不出答案。
所以,他也隻好再帶著這個問題,去詢問他的老師左丘明了。
與此同時,齊僖公派夷仲年來魯國聘問。
此刻,在齊國宮殿,隻見這齊僖公正等待著大臣夷仲年。
看著他麵露難色的樣子,想必…各位也都明白,他的心裡有心事。
這不,他現在正在殿內一邊來回徘徊踱步,一邊歎著氣。
“唉…”
“這…這該如何是好,寡人應該如何是好啊。”
沒過一會兒,這大臣夷仲年,便應召匆匆前來了。
一見到齊僖公,看著他那憂愁的神情,憑借他多年與之共事的經驗,他很快便理解了這一切。
不多時,隻見他疑惑的朝齊僖公問道。
“君上,請問您此刻叫我,是有什麼要事托付於我嗎?”
見大臣夷仲年如此說來,齊僖公眼裡頓時有了光。
他好像看到了希望一般,雙手一把搭在了大臣夷仲年的肩上,隨後便繼續說道。
“夷仲年啊,寡人是知道你懂寡人的,寡人信任你。”
“正因為如此,一旦有什麼要事,我才會與你訴說,知無不言啊。”
“這不…現在,咱們齊國與魯國的感情不是有些弱了嘛。”
“而且,在艾地的盟會,現在貌似也不是那麼太牢靠了。”
“所以,寡人就想著派遣一個使者,去到這魯國,好進一步鞏固盟約關係。”
“可是,寡人我思來想去,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沒辦法,隻能把仲年你給喚來了。”
“此番,寡人也是沒辦法才出此下策。”
“你看…”
見齊僖公如此說來,夷仲年自然是明白其中深意。
於是乎,他二話不說,便主動請求前往。
齊僖公一聽這話,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
後來,他便立馬為這夷仲年配好車馬禮品,讓他前去這魯國再續盟約。
而這夷仲年呢,他也是不辱使命。
經過他的一番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
而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除了對這件事情有自我的感悟以外,他還主動與這齊僖公、夷仲年等人進行交流,收獲了不少的知識,也更加豐富了他的見解。
不久之後,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推移。
在秋天的時候,宋國與鄭國修好了。
七月庚申的時候,他們在宿地結盟了。
魯隱公攻打這邾國,是代宋國去討伐。
起初的時候,戎國到周王室朝見,向公卿們贈送禮物,雖然他們給出了他們的誠意。
但是,凡伯卻對他們不以客禮相侍。
這下子,不光是這戎國人不滿。
就連王嘉這個“局外人”,看到這一場麵,都忍不住想要生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真是的,人家戎國人不遠萬裡,千裡迢迢來到你們周王室朝拜,還送給你們豐厚的禮品,結果你們周王室卻如此無禮。”
“這…難道就是你們周王室所說的‘周禮’,還有‘齊之以禮’的禮製嗎?”
“也難怪,後麵,這戎國人會作出如此舉動。”
“身為主人,見到客人送禮,不僅不問候,反而是加之以無理的態度來對待。”
“這個樣子,不僅是有失家教,更有甚者,還會在極大程度上引起彆人對你的反感啊!”
“如果我是戎國人的話,我也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樣才能解心頭之恨。”
果不其然,正如王嘉所說的那般。冬天的時候,周天子周桓王派凡伯去這魯國聘問。
回去的路上啊,戎人就在楚丘這個地方攻擊了他們,並把他們帶回了國內。
而這,也正是他們“罪有應得”。
誰讓,他們…如此不修德性呢。
而身為這當朝天子的周桓王,非但不加以製止,反而還縱容大臣凡伯行無禮之事,敗壞德行。
也難怪,之後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與此同時,這陳國與鄭國兩國間,又開始修好了。
周曆十二月的時候,陳國的大臣五父,代表陳國,來到了鄭國參加盟會。
鄭國人,那自然是十分歡迎的。
壬申年的時候,這大臣五父,與鄭莊公盟誓。
可是呢,在歃血為盟的之後卻漫不經心。
泄伯見此情形,他就對鄭莊公說。
“君上,五父這個樣子,必定是免不了災禍的。”
“因為,他不以結盟作為國家的依賴。”
鄭莊公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隻不過,為了既得的利益,他也隻好假意配合了。
而在一旁靜靜圍觀著的王嘉呢,他在有了自己的觀點看法之後,他便與先前的老友鄭莊公進行交流,得知了相關的事情。
順便,他還認識了在鄭莊公身邊的這位名叫泄伯的大臣。
與此同時,鄭國為了回禮,也派出了良佐到陳國去。
周曆辛巳時分,在與陳國的大臣五父代行結盟後。
這鄭莊公,便與陳桓公正式進行盟誓。
隻是…這鄭莊公一行人,他們也料到了陳國將會發生動亂。
因為,鄭國的公子忽,在周天子那裡,鄭國深受周王室的認可。
所以,這陳桓公,請求把他的女兒嫁給這公子忽,以謀求結盟能夠相對穩定。
見此情形,鄭莊公便同意了。
於是,在這之後不久,就舉行訂婚儀式了。
在訂婚儀式上,王嘉還與那鄭莊公相談甚歡,了解到了不少知識。
又過了一陣兒,隻見王嘉醒來,回到了現實。
隨後,他便抓緊快速把活乾完。
之後,他在暫時的告彆了他的師哥師姐之後,便馬不停蹄的動身前往他的老師,左丘明先生工作休息的地方,請求答疑解惑。
不多時,便來到了師生問答環節。
此時,隻見老師左丘明放下了手中的活,笑眯眯的朝王嘉看了看,之後便詢問起來。
“怎麼,王嘉啊,今天又有問題詢問老師啦?”
一聽這話,隻見王嘉恭敬的起身朝他行拱手之禮,隨後便繼續說道。
“此話不假,先生,學生王嘉的確是有幾個問題想要向先生您請教一下。”
一聽這話,隻見左丘明笑著摸了摸頷首下的胡須,然後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有什麼問題,儘管問吧,老師我知無不言。”
見老師左丘明如此說來,王嘉他便大膽的詢問道。
“學生鬥膽,這第一個問題,自然就是為何在這滕國的國君滕侯去世後,不記錄他的名字呢?”
“在這其中,又有什麼更深層的意思?”
“學生所問先生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這中丘,修築城牆呢?”
一聽學生王嘉這兩個問題,隻見老師左丘明哈哈一笑,隨後便解釋了起來。
“原來是這兩個問題啊。”
“好好好,為師現在就向你解答。”
“這第一個問題,為師給出的解釋是,是因為滕國沒有和我魯國結盟,所以就不記錄他的名字。”
“在這裡跟你說一說最基礎的解釋吧,凡是諸侯相互結盟,在盟書上書名告神。所以去世時訃告上寫名字,這是為了報告國君去世以及由誰來嗣位。”
“通過這種方式,來繼續過去友好的關係以安定人民,這樣做是禮的法則。”
“王嘉,老師這麼說,你懂了嗎?”
見老師左丘明如此透徹的講解,身為學生的王嘉,自然是明白不過了。
之後,隻見老師左丘明回答起的第二個問題。
“至於這第二個問題,那就相對容易回答的多了。”
“為師我比較喜歡查閱其他相關權威的書籍,用來回答。”
“就比如說,在這《春秋》中記載,之所以在中丘修築城牆,目的就是為了補修原來不符合時令的城市堡壘所破損殘缺的部分。”
“當然,這麼做,其實也是有加固城牆,抵禦隨時都有可能的出現外敵入侵的情況發生。”
“這麼說來,就很詳細了吧。”
之後,在老師左丘明回答完學生王嘉的這兩個問題後,王嘉還與他談論起先前沒有談論完有關中草藥知識的問題,他們相談甚歡。
不知不覺間,這一天,又匆匆過去了。
在這隱公第八年裡,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我們期待一下吧…
喜歡左傳遊記請大家收藏:()左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