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疾疫抗爭錄,僖公十五年_左傳遊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左傳遊記 > 第85章 疾疫抗爭錄,僖公十五年

第85章 疾疫抗爭錄,僖公十五年(2 / 2)

“師姐,”王嘉輕聲喚道,“你說這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防治疫病,除了靠這些典籍記載,還有彆的法子嗎?”

師姐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微笑著說:“師弟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曾聽聞,那時的醫者不僅注重藥物治療,還會通過針灸、艾灸等療法來調理人體氣血,增強抵抗力。而且,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根據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呢。”

王嘉聽得入神,不住地點頭,腦海中又浮現出一個疑問:“那當時的疫病,是不是和戰爭也有關係呢?”

師姐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這是自然。戰爭導致人口流離失所,衛生條件惡化,疫病自然容易滋生。據說,有些諸侯國還會故意將染病的牲畜、物品投入敵方陣營,以此作為一種‘生化武器’,實在是令人發指。”

王嘉心中一陣憤慨,同時也對那個時代的疫病防治有了更深的認識。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深入研究這些古籍,挖掘出更多古人的智慧,說不定將來還能為當今社會的疫病防治貢獻一份力量。

休息時間結束,王嘉和師哥師姐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整理工作中。但他的思緒,卻依然沉浸在那個充滿戰火與疫病的春秋戰國時期,期待著能在那些泛黃的竹簡和卷帛中,找到更多關於疫病防治的秘密。

在這之後不久,隻見王嘉便再度模仿以前的步驟,開啟了所謂的“求知”與“解惑”之旅

在與他的那幾位師哥師姐在書庫整理對應區域的竹簡卷帛時,他特意關注留心相應的著作典籍,做下記號,並收集起來進行閱讀並整理相關知識。

雖說,經過他自己的一番努力,他成功的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

但是…在這之中,仍然有一小部分疑難問題,需要向他的那幾位師哥師姐,還有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進行請教。

於是乎,他在這之後,便像以前一樣虛心的向他的那幾位師哥師姐,還有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虛心求教,並耐心傾聽他們的見解。

而他的那幾位師哥師姐,還有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也在那一刻都很負責,儘心儘力為他答疑解惑。

好在,通過不斷的翻閱相應的書籍尋找相關知識,並且經過論證辨析與實地考察。

最終,他的疑惑得以全部解決。

在此之餘,他也將關鍵的知識點與信息,記錄在他原先準備的小竹簡與小冊子中,方便他日後回到現代之後,與現代相應的著作典籍進行比對。

再到了後來,一切便恢複正常。

而王嘉呢,他也著手去尋找《左氏春秋》中記載著關於魯僖公第十五年的竹簡草稿。

之後,他又通過自己閱讀白話文的記憶,使用頭腦風暴與情景再現法,進入這魯僖公第十五年的世界,進行遊曆。

關於所負責區域的竹簡與書籍的整理工作,他也像往常一樣,把他們先放到了一邊,之後再做。

不多時,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與交織。

他的思緒,很快便來到了魯僖公第十五年的世界。

話說回來,就在魯僖公執政魯國第十五個年頭,在魯國,以及周王室和其他各大諸侯國,除了麵臨各式各樣的危機挑戰。

與此同時,相應的機會與機遇,也是暗藏在這不可多言的萬千世間之中,此時此刻正等待他們紛紛施展相應的計劃計謀,招攬能人賢才,以便在能夠將其穩穩攬入懷中,從而更好的實現他們的目標。

在這一年,正值春時,周曆正月的寒風依舊凜冽,魯僖公懷著複雜的心情,帶著一眾隨從,車馬轔轔,向著齊國進發。此次前往齊國,他心中滿是對局勢的考量與憂慮,齊魯大地間微妙的關係,以及天下局勢的風雲變幻,都讓他深知此次出行意義重大。

幾乎同一時間,南方的楚國大軍氣勢洶洶,兵鋒直指徐國。楚國的軍隊如黑色的潮水,席卷而來,刀槍劍戟在日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微微顫抖。徐國上下陷入一片恐慌,百姓們哭聲震天,紛紛收拾細軟,四處奔逃,試圖躲避這場即將到來的災難。

三月,暖陽初照,魯僖公抵達牡丘。此地早已彙聚了各路諸侯的身影,齊桓公、宋襄公、陳穆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他們或神情凝重,或心懷算計,齊聚一堂。在莊重肅穆的氛圍中,諸侯們歃血為盟,誓言共抗外敵,維護天下安寧。盟會結束後,軍隊並未就此散去,而是駐紮在匡地。公孫敖領命,帶著魯國精銳之師,與諸侯大夫們率領的軍隊會合,浩浩蕩蕩地奔赴徐國救援。一路上,軍旗飄揚,士氣高昂,士兵們懷揣著救民於水火的信念,馬不停蹄地向著徐國疾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五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來,一場日食毫無征兆地降臨。大地瞬間被黑暗籠罩,百姓們驚恐萬分,紛紛跪地祈禱,以為是上天降下的懲罰。牲畜也不安地嘶鳴著,整個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那逐漸被黑影吞噬的太陽,見證著這詭異的一幕。

七月,齊國與曹國組成的聯軍,將矛頭指向了厲國。齊國軍隊以其強大的戰鬥力為先鋒,曹國軍隊緊密配合,他們一路攻城略地,兵臨厲國城下。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士兵們前赴後繼地衝向厲國的城牆,試圖一舉拿下這座城池,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

八月,災難再次降臨。鋪天蓋地的蝗蟲從遠方飛來,如烏雲蔽日,所到之處,莊稼被啃食殆儘。田野裡一片狼藉,農民們望著被蝗蟲肆虐後的土地,欲哭無淚,一年的辛勤勞作付諸東流,饑荒的陰影開始在這片土地上蔓延。

九月,魯僖公結束了漫長的盟會之旅,踏上歸程。他坐在馬車中,望著車窗外蕭條的景象,心中滿是憂慮。此次盟會雖達成了諸多協議,但天下局勢依舊波譎雲詭,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季姬,這位命運多舛的女子,也在此時回到了鄫國。她的歸來,並未給鄫國帶來多少喜悅,反而引發了一些暗流湧動。人們私下裡議論紛紛,猜測著她此次歸來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己卯晦,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一道驚雷毫無征兆地劈向夷伯的廟宇,廟宇瞬間燃起熊熊大火,火光衝天。人們紛紛傳言,這是神靈的震怒,是對人間某些惡行的警告。一時間,人心惶惶,整個魯國都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恐懼之中。

冬天,寒冷的北風呼嘯著。宋國與曹國之間的戰火再次燃起,宋國軍隊在將領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地攻打曹國。戰場上,刀光劍影,鮮血染紅了冰冷的土地,士兵們的呐喊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曹國的百姓們在戰火中艱難求生,痛苦不堪。

與此同時,楚國與徐國的戰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楚國軍隊憑借著強大的實力,在婁林與徐國軍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徐國軍隊雖奮力抵抗,但終究不敵楚國的強大攻勢,最終潰敗。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徐國的命運岌岌可危。

十一月壬戌,晉惠公與秦穆公在韓地擺開戰場,一場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戰爆發。雙方軍隊在戰場上奮勇廝殺,晉軍雖拚死抵抗,但秦軍的戰鬥力更勝一籌。最終,晉惠公在混亂中被秦軍生擒。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震驚了天下,各國紛紛調整自己的戰略布局,整個天下局勢也因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話說回來,十五年的春天,寒風依舊凜冽,大地尚未完全從沉睡中蘇醒,楚國的軍隊卻如滾滾烏雲,向著徐國洶湧而來。楚國此番攻打徐國,並非無端尋釁,皆因徐國與中原地區諸侯來往密切,親如一家。在楚國看來,這無疑是對其稱霸野心的一種阻礙,於是,楚王一聲令下,大軍便踏上了征伐之路。楚軍的旗幟在風中烈烈作響,士兵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步伐整齊而有力,所到之處,塵土飛揚,百姓們驚恐萬分,紛紛躲避。

三月,春光初綻,暖日高懸,各路諸侯齊聚牡丘。此地一時間熱鬨非凡,齊桓公、宋襄公等一眾諸侯,帶著各自的謀士與精銳隨從,神色凝重地彙聚於此。他們此次結盟,旨在重修葵丘之盟,延續往日的情誼與聯盟的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共同商議救援徐國的大計。在莊重肅穆的儀式中,諸侯們歃血為盟,誓言在危難之際,相互扶持,共抗外敵。孟穆伯領命,率領魯國的精銳之師,與諸侯的軍隊會合,浩浩蕩蕩地向著徐國進發。然而,諸侯們並未貿然前行,而是駐紮在匡地,等待著前方傳來的消息,他們深知,此次救援行動,需謹慎行事,不可操之過急。匡地的軍營中,燈火通明,將領們日夜商討著作戰策略,士兵們則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奔赴戰場。

夏五月,本應是陽光明媚的日子,卻突然發生了日食。刹那間,天空昏暗下來,大地被黑暗籠罩,百姓們驚恐萬分,紛紛跪地祈禱,以為是上天降下的懲罰。牲畜也不安地嘶鳴著,整個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片死寂。而《春秋》之中,對於此次日食,竟沒有記載朔日和具體日期,這無疑是史官的疏忽。在那個對天象極為重視的時代,日食被視為上天的警示,史官的這一疏漏,或許會讓後人對這段曆史的解讀,缺失了重要的一環。

秋天,戰場的硝煙並未散去,齊國與曹國組成的聯軍,將矛頭指向了厲國。此次攻打厲國,看似與徐國之戰並無直接關聯,實則是救援徐國的一步妙棋。厲國與楚國關係密切,攻打厲國,可迫使楚國分兵救援,從而減輕徐國的壓力。聯軍的將士們士氣高昂,在將領的指揮下,他們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向著厲國的城池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進攻。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士兵們前赴後繼,鮮血染紅了大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惠公回國繼承君位之時,秦穆姬滿懷憂慮地囑托他,一定要照顧好賈君,並且語重心長地說:“你要把群公子全都接納回國。”秦穆姬深知,晉國的穩定關乎著秦晉兩國的關係,而賈君和群公子的安危,更是其中的關鍵。然而,晉惠公卻辜負了秦穆姬的期望,他不僅與賈君通奸,做出了有違倫理之事,還拒絕接納群公子回國,全然不顧及秦穆姬的囑托。這一係列行為,讓秦穆姬心中充滿了怨恨,也為秦晉兩國的關係埋下了隱患。

晉惠公當初答應給中大夫們饋送禮物,以換取他們的支持,可後來卻違背了諾言,使得朝中大臣們心生不滿。他還曾答應割給秦穆公黃河以外的五座城市,範圍東邊到虢略,南邊到華山,黃河這邊到解梁城,可到了兌現之時,卻出爾反爾,拒不交割。晉國發生饑荒時,秦國念及兩國情誼,不計前嫌,運送大量米糧給晉國,助其渡過難關。然而,當秦國發生饑荒,向晉國求助時,晉惠公卻鐵石心腸,不肯賣給秦國糧食。這一件件背信棄義之事,徹底激怒了秦穆公,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秦穆公終於下定決心,攻打晉國。

秦穆公出兵前,命卜徒父用蓍草占卜。卜徒父一番操作後,麵露喜色,說道:“吉利,渡過黃河,侯的車子毀壞。”秦穆公心中疑惑,忙問何以為吉。卜徒父恭敬地回答:“這是大吉之兆。打敗他們三次,就一定能擒獲晉君。這一卦得的是《蠱》,繇詞說:‘阻擊千乘之君三次,三次之後,必然擒獲他們的雄狐。’那雄狐,一定是他們的國君。《蠱》的內卦是風,外卦是山。時令是秋天,我們的風吹過他們的山,吹落他們的果實,並取得他們的木材,所以可以戰勝。果實落地,木材喪失,他們不敗還等何時?”秦穆公聽後,心中大喜,對此次出征充滿了信心。

晉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連吃三次敗仗,無奈之下,退到了韓地。晉惠公看著眼前的局勢,心中焦急萬分,忙對慶鄭說:“敵人深入了,拿他們怎麼辦?”慶鄭毫不客氣地回答:“是君王你使他們深入的,還能怎麼辦?”晉惠公聽後,頓時惱羞成怒,申斥道:“無禮!”隨後,占卜選任車右的人選,結果顯示慶鄭吉利,可晉惠公因慶鄭之前的直言頂撞,心中怨恨,堅決不用他。他派遣步揚駕駛戰車,家仆徒為車右,用鄭國贈送的小駟駕車。慶鄭見狀,憂心忡忡地說:“古代碰到戰爭,必定用本國所產的馬駕車,因為它生長在自己的國家,懂得主人的心意,安於主人的調教訓練,習慣熟悉本國的道路,隨便在什麼場合使用,它都能使你滿意。如今用外國的馬駕車去作戰,遇到意外的事驚懼而會失去常態,將會和駕車人的意願相違背。它們將會緊張地亂噴著氣,乖戾暴躁,體內周身血液沸騰,血管暴漲突起,外表看上去很強壯,骨子裡卻枯竭虛怯了。進退不聽指揮,旋轉不靈活。君王一定會後悔的。”然而,晉惠公剛愎自用,根本不肯聽從慶鄭的勸告,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戰場,等待他的,將是一場未知的命運……

眼見此情此景,隻見在暗中靜靜圍觀著的現代人王嘉,此時此刻內心甚是五味雜陳。

緊接著,在他長歎一聲之後,他便感慨了起來。

“這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卻總是伴隨著如此多的紛爭與人性的複雜。”

“楚國為了稱霸野心,不顧百姓死活,悍然發動戰爭,讓徐國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而諸侯們結盟,看似是為了正義,為了救援,可背後又何嘗沒有各自的利益盤算呢?”

“晉惠公更是荒唐,背信棄義,全然不顧親情與道義,為了一己私欲,將國家和百姓置於危險境地。那一場場戰爭,每一次刀光劍影,倒下的都是鮮活的生命,破碎的都是無數個家庭。”

“還有這日食,在古人眼中是上天的警示,可史官卻因疏忽遺漏關鍵信息,差點讓後人錯失解讀曆史的重要線索。”

“再看這占卜,雖說隻是古人尋求心理安慰的一種方式,卻也左右著一場戰爭的走向。慶鄭明明有著正確的見解,卻因直言得罪君主而不被任用,晉惠公剛愎自用,不聽良言,他的命運,乃至晉國的命運,都懸在了這一場未知的戰爭之上。”

“曆史就像一麵鏡子,映照著人性的善惡美醜,也讓我明白,在這漫長的歲月裡,人類為了權力、利益、欲望,不斷地爭鬥,卻忘了最珍貴的和平與安寧。真希望這些紛爭能早日結束,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啊!”

緊接著,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幻轉移…

十五年九月,寒風凜冽,晉惠公站在營帳之中,麵色凝重,他深知秦國軍隊壓境,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沉思片刻後,他喚來韓簡,鄭重地說道:“韓簡,你即刻前去偵察秦軍的情況,務必仔細打探,速速回報。”韓簡領命而去,策馬揚鞭,向著秦軍的營地疾馳。

韓簡喬裝打扮,巧妙地混入秦軍周邊,仔細觀察著秦軍的一舉一動。他看到秦軍士氣高昂,士兵們訓練有素,軍容整齊。一番打探後,韓簡快馬加鞭趕回晉營,向晉惠公彙報:“啟稟君王,秦軍人數雖比我們少,但勇於戰鬥的士兵卻是我們的一倍。”晉惠公聞言,心中一驚,忙問道:“這是為何?”韓簡神情嚴肅,直言道:“君王您當初逃亡在外,是秦國資助您;回國繼承君位,也是因為他們的厚愛;我國遭遇災荒,吃的是他們運送的糧食。秦國三次施恩於我們,我們卻沒有回報,所以他們才出兵攻打。如今我們又要還擊,我軍將士心中有愧,鬥誌鬆懈,而秦軍滿懷義憤,鬥誌激昂,如此一來,他們勇於戰鬥的士兵比我們多一倍還不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惠公聽後,眉頭緊鎖,思索片刻後說道:“一個普通百姓尚且不可輕侮,何況是一個國家呢!”隨後,他又對韓簡下令:“你去與秦軍定戰期,告訴他們,寡人雖不才,能夠聚合軍隊,卻不能輕易遣散他們。若秦國不肯回軍,寡人將無所回避他們的作戰命令。”韓簡領命,來到秦營,向秦穆公傳達晉惠公的話:“寡人不才,能夠聚合我們的軍隊而不能遣散他們,您如果不肯回軍,我將無所回避您的作戰命令。”秦穆公聽後,派公孫枝回應:“當初您沒有回國為君時,寡人為您憂懼;您回國了而君位還沒安定,仍然為您擔心。假如您君位已經安定了,我怎麼敢不接受您作戰的命令。”韓簡退下後,心中暗自歎息:“看來這場戰爭難以避免,我能夠落得個被俘囚的下場已經是幸運的了。”

壬戌之日,天色陰沉,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慘烈廝殺。晉秦兩國軍隊在韓原擺開陣勢,一場大戰就此爆發。戰場上,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士兵們奮勇廝殺,鮮血染紅了大地。晉惠公親自駕著戰車,衝鋒在前,然而,命運似乎和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他駕戰車的馬在泥濘中奮力掙紮,卻怎麼也盤旋不出來。晉惠公心急如焚,高聲呼叫慶鄭來救:“慶鄭,快來救我!”慶鄭看著被困的晉惠公,心中滿是怨恨,大聲說道:“不聽勸諫,不依占卜行事,本來就是自求失敗,又為什麼要逃避呢?”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走開了。

另一邊,梁由靡為韓簡駕馭戰車,虢射為車右,他們一路拚殺,成功攔截住秦穆公,眼看就要將其俘獲。就在此時,慶鄭卻跑來招呼他們去救晉惠公,韓簡等人無奈,隻得放棄擒獲秦穆公的機會,轉頭去救晉惠公。這一耽擱,讓秦穆公得以逃脫。而秦軍趁勢猛攻,晉軍漸漸不敵,最終秦軍擒獲了晉惠公,得勝回國。

晉國的大夫們聽聞晉惠公被俘,悲痛萬分,他們披散頭發,拔寨起營,一路跟隨秦軍。秦穆公派人前來辭謝:“你們幾位為什麼這麼憂傷呢?寡人跟著你們國君西行,隻是你們晉國的妖夢應驗了罷了,怎麼敢做得太過分呢?”晉大夫們聞言,紛紛三拜叩頭,說道:“君王腳踩後土頭頂皇天,皇天後土都聽到了君王的話,我們豈敢不等在下麵聽從吩咐。”

秦穆姬聽說晉惠公將要被帶到秦國,心急如焚。她深知晉惠公的處境危險,秦國說不定會對他不利。於是,她帶著太子罃、弘以及女兒簡璧登上高台,台下堆滿柴草,她派人穿著喪服去迎接秦穆公,並對他苦苦哀求:“上天降下災禍,使我們兩國的國君不以玉帛相見,而互相打仗。如果晉惠公早晨入城,那麼婢子我晚上就去死;如果晚上入城,我早晨就去死。請君王考慮決定!”秦穆公看著妻子的決絕,心中十分無奈,最終隻好把晉惠公安頓在靈台。

秦國的大夫們紛紛請求把晉惠公帶進都城,秦穆公卻陷入了沉思。他緩緩說道:“擒獲晉惠公,本是帶著豐厚的收獲回國。但如果因此而引發喪事,這又有什麼用呢?大夫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再說,晉國人用憂傷來打動我,用天地來約束我。不考慮晉國人的憂傷,便會加重他們的憤怒;違背我的諾言,就是違背天地。深重的憤怒難以承擔,違背上天是不吉祥的。一定得把晉惠公放回去。”公子縶卻進諫道:“不如把他殺了,以免他日後積聚邪惡,再次與我們為敵。”子桑則勸說道:“把他放回去,以太子為人質,這樣就能以優厚的條件講和。我們不能夠滅掉晉國卻殺死他們的君王,否則隻會使兩國關係更加惡化。再說史佚有句話說得好:‘不要倡導禍亂,不要乘彆人禍亂而取利,不要增加彆人的憤怒。’沉重的憤怒難以承擔,欺陵彆人不吉祥。”秦穆公權衡再三,最終決定允許晉國講和。

晉惠公被俘後,心急如焚,他派遣郤乞把情況通報給瑕呂飴甥,並召他前來商議對策。呂飴甥聽聞消息,心中焦急萬分,他仔細思索後,教郤乞該如何說話:“你把都城的人都召集到宮門前,以國君的名義給予賞賜,並且告訴他們君王說:‘孤雖然回國,但已給國家帶來了恥辱。還是占卜立子圉為國君吧。’”郤乞依言而行,眾人聽了,想起國君的遭遇,都忍不住哭了起來。晉國隨後分國君田地的收入賞賜群臣。呂飴甥趁機說道:“君王不為自己在國外而擔憂,卻為群臣擔憂,這是最大的恩惠了,我們準備怎樣報答君王?”大夫們紛紛問道:“怎樣做才行呢?”呂飴甥目光堅定,說道:“征收賦稅,修治武備,用以輔佐太子。諸侯聽說我國失去了國君又有了新的國君,群臣和睦齊心,武器比以前更多,這樣,與我們和好的國家會勉勵我們,與我們有仇隙的國家會害怕我們,也許會有益處吧!”眾人聽後,都覺得有理,晉國因此而改革兵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政治聯姻頻繁,晉獻公為了與秦國交好,決定將自己的女兒伯姬遠嫁秦國。在出嫁之前,晉獻公對這樁婚事極為重視,便命史官史蘇進行占筮,期望通過這神秘的方式,預知這段姻緣背後的吉凶禍福,以及對晉國未來國運的影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暴君:開局召喚典韋 斬神原神:神隕同盟 靈魂手帳2 詭異之上 那是驚悚係統!你管他叫小乖乖? 猝死轉生,為了改變選擇嫁給自己 頂級大佬竟然喜歡種田 國運:琪亞娜出擊 快穿之主神也要考核 彆唱了,路邊的狗都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