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更是赤裸裸地索要人質!
如果他們答應,就等於是自斷臂膀,自削實力,將身家性命的一部分,主動交到了皇帝的手裡。
可如果他們不答應呢?
那就是抗旨不遵!
在皇帝已經把姿態放得這麼低(懇請),又給了這麼大一個“為國分憂”的台階的情況下,你還抗旨?
那就是明著告訴天下人,你要造反!
到時候,李璘再發兵攻打他們,就不是無故征伐,而是平定叛亂!
占儘了道義上的製高點!
無論他們怎麼選,都是死路一條!
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陽謀!
李璘的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看著賈詡,就像在看一件最完美的藝術品。
“好!好一個陽謀!”
他猛地一拍桌子,大笑道:“就用文和之計!”
“司馬懿!”
“臣在!”
“朕要你錦衣衛,配合這道聖旨,將晉王與岐王這些年,暗中做的那些勾當,編成故事,散布到民間去!朕要讓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他們不是什麼一方諸侯,而是兩個意圖謀反,不忠不義的國賊!”
“臣,遵旨!”
司馬懿躬身領命,心中對賈詡的忌憚,又深了一層。
李璘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繁華的長安城,眼中閃爍著冰冷的火焰。
“朕倒要看看,李克用和那個女帝,接到這份‘禮物’之後,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朕,就在晉陽城裡,等著他們的答案。”
聖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從長安發出,送往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與以往那些威嚴、肅穆的聖旨不同,這一次的聖旨,措辭極為懇切,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低聲下氣”。
神武皇帝李璘,以一種近乎悲情的口吻,向天下臣民哭訴了國庫的空虛,西征大軍的艱難,以及高昌國的狼子野心。
最後,他“懇請”天下有能力的藩王,能夠為國分憂,為君分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這道聖旨一出,天下嘩然。
普通百姓們,被皇帝這番聲情並茂的“哭窮”給感動得一塌糊塗。
“哎呀,沒想到陛下這麼難啊!”
“是啊,咱們這位新皇,登基以來,又是清算貪官,又是整頓朝綱,沒想到國庫竟然這麼空虛。”
“那高昌國也太不是東西了!咱們大唐對他們那麼好,他們竟然還敢刺殺使者!”
“晉王和岐王,可都是咱們大唐的藩王,食君之祿,享萬民供奉,這個時候,他們要是不出點血,那可就太說不過去了!”
一時間,民間的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地支持皇帝。
而與此同時,由司馬懿的錦衣衛暗中操作的各種“小道消息”,也開始在各大城市的茶館、酒樓裡流傳開來。
“哎,你們聽說了嗎?晉王李克用,根本就不是漢人,他是個沙陀人!”
“什麼?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聽說他野心大得很,天天在晉陽招兵買馬,還把他那十三個兒子個個封為將軍,我看他就是想學當年的安祿山!”
“還有那個岐王,聽說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妹妹那個幻音坊,根本就不是什麼正經地方,裡麵養了一群妖女,專門刺探情報,也不知道想乾什麼!”
“嘖嘖嘖,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虧我們以前還覺得他們是鎮守一方的英雄呢。”
這些流言,真假參半,卻極具煽動性。
它們像病毒一樣,迅速擴散,一點點地侵蝕著晉王和岐王在民間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