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都是彆人養殖會遇到的困境,在張顯這就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了,他隻要鴨蛋。
相比起雞蛋,鴨蛋富含的油脂更加的豐富,如果用鹽水醃漬弄成鹹鴨蛋,那蛋黃中的油幾乎都是肉眼可見的。
雖然說跟大油比起來有點少,但對比本就少油少鹽的窮苦家庭來說就彌足珍貴了。
“就看明天的產蛋量是多少了,如果真的是一鴨四蛋,不,即便是一鴨三蛋那也足矣彌補前期一段時間內的營養補充了。”
給鴨子拌了些麩皮草料喂上,他洗了洗手,走進了灶屋。
灶屋門口,周翠已經開始蛻第二隻雞的毛了。
前一隻她已經褪好,搭在木盆的一角。
張顯走了過去拎起那隻褪完了毛的雞走進灶屋。
蔥,薑,蒜,辣椒備好,他斬了半隻雞打算用來炒著吃。
雖說沒有鐵鍋,但陶甑湊活湊活也能炒一下。
回想著記憶裡辣椒炒雞的滋味,張顯沒忍住的咽了咽口水。
來這個時代快一個月了,炒菜的滋味他都快忘了,每天不是蒸就是煮,主打一個能吃餓不死就行。
好不容易挨到家園農牧,農田都有了產出,他可得好好回味一下以前的味道了。
即使沒有醬油雞精的調味,但炒菜他今天吃定了!
斬半隻炒,剩下半隻跟周翠還在處理的那隻待會蒸了給趙雲他們吃。
木勺成了鍋鏟,陶甑成了炒鍋。
沒有多餘的油脂,張顯隻能從雞皮上刮下些黃色脂肪當成油脂使用。
薑蒜下鍋,滋啦的聲音沒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大,隻有微弱的動靜。
但油脂加熱薑蒜的香氣卻很是迷人,惹得灶屋門口的周翠李真時不時的就扭頭回望。
鍋熱下雞塊,滋啦啦的響聲這才動靜大了些,來回翻炒著,張顯總是明白為何這個時代誕生不了炒菜了。
麻煩,相當的麻煩,用鐵鍋十分鐘就能炒出來的菜,用陶鍋炒時間起碼翻了一倍還多。
不僅是時間問題,熱量的傳遞也導致原本炒菜該有的那股香氣死活沒有散發出來。
扒拉,不斷的扒拉,陶鍋的炒雞都快團成一坨了,張顯原本的期待逐漸變成了失落。
有些掃興的將螺絲椒倒進陶鍋,加鹽又扒拉了十幾下,看著青椒差不多斷生了便用木勺盛了出來。
嘗了一塊。
“還行吧...”
肉味還是那個肉味,除了沒有期待中炒菜的獨有滋味外,吃上去還算可以。
又嘗了兩塊。
“行吧,留著晚上吃了。”
百多號衣衫襤褸老幼皆有的隊伍朝著小山村的方向緩慢移動著。
夏侯蘭他們在前頭引路,此刻眼見著天色越來越暗了。
“阿蘭,入夜了咋辦,說不得咱們要在外麵過夜了。”
四十裡的路程不遠,真的不遠,但他們已經走了幾個時辰了。
若隻是他們幾個人的話,有馬甭說返程了,就是打個來回這時間也足夠了,可惜,要兼顧著後麵的難民隊伍。
“嘿!那邊的,說你們呢,帶著這麼多人往哪去!”
斜刺裡一標七八人腰跨環首刀的人從一處林子裡竄出。
頭戴頂帽身穿公服,是衙吏!
‘閒的跑出城這麼遠來!’
夏侯蘭心底腹誹了兩句。
不過該有的交道還是得打,他打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