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確定死者是從天台跳下來的,但是並不表示就一定是自殺。
近年來,市場大環境不好,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可作為一名醫生,而且還是研究生畢業的權威醫生,壓力再大也沒有讀書那會兒壓力大才是。
畢竟一個醫學生從學醫到進入醫院成為一名主治醫生,那是需要非常多的努力才能達到的。
這可不是一般大學生研究生所能比擬的。
當然,也不排除有那種感情破裂,或者家裡人給死者造成巨大的壓力,繼而輕生。
隻是楊明基本排除了這種可能。
試問一下,集全家之力,辛辛苦苦十幾年,培養一個醫生出來,怎麼可能會是家人的原因導致自殺?
至於感情方麵,楊明暫時不做表示,主要還是對死者的性格不了解。
就這簡短的一段問話,楊明的腦海中已經思緒萬千,想了幾十頁的ppt了。
徐莉見他又沉思了好一會兒,看樣子又想到了什麼。
於是徐莉便輕輕拍了拍楊明的肩膀,問道:“老大,你是不是有什麼發現?”
“發現談不上,隻是簡單的推斷了一下死者的死因可能,至於具體的,還是需要等葉法醫和現場的證人口供。”
楊明如實說道,隨即又把目光往周圍四散開來。
通常情況下,如果死者是被人推下樓的,凶手極有可能會混在人群中,暗中觀察死者是否徹底死亡。
確定了之後,他才會放心離開。
否則,萬一沒死,指不定就會留下一些對他不利的證據。
當然,這也隻是一種可能,而且前提是死者是被人有預謀的謀殺的情況下。
“現場的證人有兩個,一個是保安室的保安張久綸,一個是護士劉雪琳。他們就在那邊,是他們報的案,你要不要過去再了解一下詳細情況?”
徐莉指了指站在警戒線邊上的一男一女,一個穿著保安服,一個穿著護士裝,年齡都在三十多四十歲的樣子。
徐莉清楚,自己雖然對二人已經了解過了一些情況,但以楊明的性格,可能還會問一些彆的。
而這些彆的可能就是自己沒有注意或者沒有想到的一些細節。
“嗯,再去問問。”
楊明點了點頭,徑直朝著那二人走去。
“二位,這是我們刑偵科的楊科長,他還有一些細節方麵的事情想要問一下二位,希望二位配合。”
徐莉很是禮貌的向二人介紹了楊明,然後說出了自己的用意。
兩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楊明也就話不多說,直入正題:“我想知道,這個死者叫方靖宇,他是哪一年近的醫院?平日裡,他在醫院裡的為人如何?”
關於死者墜樓方麵的事情,楊明就不打算問了,這些徐莉已經問過了。
相較於這些,楊明更想知道死者的為人和在醫院的一些經曆。
在他看來,要想確定一個人是如何死的,想了解清楚這個人,或許就能找到相應的答案。
聽楊明這麼問,護士劉雪琳率先開口:“方醫生是2022年來的醫院,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他是清江醫科大學的研究生,主修的是心胸肺科。剛來的時候,比較靦腆,不太愛說話。
不過因為我是護士,經常會與醫生接觸,並協助做手術之類的,所以總體而言,與方醫生接觸的還是比較多的。
平日裡,方醫生也比較孤僻,除了給病人看病和做手術,一般都在辦公室研究自己的論文和學術報告。畢竟他現在還是學校的博士,在醫院也隻是掛名醫生而已。
但在生活上,方醫生還是非常隨和的,不管做什麼,他都會給人說謝謝,對病人也非常的關心,每次病人拿了藥之後,他都會認真的一一檢查,三年來,從來沒有出過一次錯誤。
醫院的同事對他的印象也都很好,比如有些醫生在手術或者治療某些病症方麵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他都會去幫忙或者委婉的方式通知當事醫生。他很會照顧彆人的感受。
所以,以我個人而言,方醫生絕對是全院最好的醫生之一。”
護士劉雪琳說了一大通,停下來,無不是對方靖宇的肯定。
因為她是護士,她接觸方靖宇的時間次數指定比一般醫生接觸他的時間次數都多。
她這麼說,可信度自然是非常高的。
對此,楊明不禁點頭說道:“嗯,謝謝,你提供的信息很有用。看來方靖宇醫生在醫院的口碑非常的不錯。”
“何止不錯,那簡直好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