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
“林!林!最後那個三分球!那個‘晚安’的動作!能告訴我們當時你在想什麼嗎?”
一個來自espn的記者搶先發問,話筒幾乎要戳到林銳的臉上。
林銳咧嘴一笑,對著鏡頭,慢悠悠地說道。
“想什麼?我在想,洛杉磯的夜晚太喧囂了,f4的光芒太耀眼,我得幫他們關燈睡覺啊,不然明天怎麼早起訓練?”
“噗——”
更衣室裡,原本因為勝利而興奮不已的尼克斯球員們,聽到林銳這番話,頓時笑作一團。
就連一向嚴肅的德安東尼教練,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揚。
記者們顯然對這個回答非常滿意,紛紛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
“囂張!”
“狂妄!”
“但該死的,他有這個資本!”
另一個記者擠上前來:“林,這場勝利對你和尼克斯意味著什麼?你們擊敗了擁有f4的湖人隊!”
林銳聳了聳肩:“意味著我們拿到了又一場常規賽的勝利,僅此而已。”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不過,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不是五個人的簡單相加。我們今晚打得更像一個團隊,所以我們贏了。”
如果說林銳職業生涯前幾場的表現,已經讓人們對他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那麼在今天,2003年11月20日,洛杉磯的這個夜晚,他用一場31分14助攻8籃板的表現。
率領紐約尼克斯攻陷斯台普斯中心,並且在最後時刻用一記致命三分和那個“晚安”的動作徹底征服了這座城市之後——
這位尼克斯隊在夏天選中的一號球衣擁有者,儼然已經成為了這個賽季nba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遠在紐約的nba總部,大衛·斯特恩辦公室的燈光依舊亮著。
這位縱橫聯盟多年的掌舵人,此刻正饒有興致地看著屏幕上關於這場比賽的報道和集錦。
他那向來以宏大敘事和製造超級明星著稱的商業頭腦,此刻正在飛速運轉。
一個來自中國的年輕人,在籃球的最高殿堂,麵對聯盟中最具話題性的球隊,打出了如此驚豔的表現,還奉上了如此具有傳播性的“名場麵”。
斯特恩幾乎可以預見到。
這對於nba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尤其是對於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將帶來多麼不可估量的價值。
他甚至有些懊惱,為什麼今天這場比賽,沒有安排成更大規模、沒有邀請更多重量級的媒體進行全方位報道。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斯特恩一定會將這場尼克斯與湖人的對決,精心包裝成一場史詩級的盛宴。
他會請來聯盟中最會講故事的“吟遊詩人”,用他們那生花妙筆。
將林銳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妙傳、尤其是最後那個三分和“晚安”手勢,譜寫成蕩氣回腸的英雄篇章,傳唱為這個時代最經典的籃球記憶之一。
“這個小子……”斯特恩看著屏幕上林銳那張揚而自信的臉龐,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有點意思。”
第二天,全美的體育媒體,幾乎都被林銳和尼克斯隊的這場勝利所占據。
《紐約時報》“來自東方的致命一擊!林銳導演斯台普斯驚魂夜!”
《洛杉磯時報》:“f4的星光,被一個18歲的菜鳥暫時遮蓋。”
espn的頭條更是直接用了林銳在賽後采訪中的話:“晚安,洛杉磯!林銳用行動證明,誰才是今夜的主角!”
球迷論壇上,關於這場比賽的討論更是炸開了鍋。硬了!”
“那個三分!那個晚安!簡直帥炸了!我已經預定了他的1號球衣!”
“湖人球迷表示心碎,但不得不承認,林銳打得太好了,未來是他的!”
林銳的名字,一夜之間,在全美乃至全球的籃球迷中,再次提升了一個熱度。
他的比賽集錦在網絡上瘋狂傳播,他那個“晚安,洛杉磯”的動作,更是被無數球迷模仿。
而林銳本人,在享受了短暫的勝利喜悅和媒體的追捧之後,已經將目光投向了下一場比賽。
對他而言,擊敗湖人f4固然值得高興,但這隻是漫長賽季中的一場勝利。
與此同時,俄勒岡州,比弗頓,耐克全球總部。
馬克·帕克的目光,被電腦屏幕上反複播放的那個三分球,和“晚安”手勢,牢牢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