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還是逸仙姐下的命令,除了我以外,地質局的那群老爺爺也被拉去勘測狀況了,可能過段時間後會有大動作......”
孫海侯沉默了,海圻不知道逸仙的計劃,他還能不知道嗎?【環境改造技術】,雖然主要是用在【破除大風暴】這一關乎到東煌海疆未來的大事上的......
但也不能忽視,其能為東煌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多人隻知道,東煌上下八千年,大部分時候都屬於農業文明,但東煌的耕地狀況說實話並不儘如人意。比不得北方聯合那廣袤的歐羅巴糧倉,比不得中東那種下去夜裡都能聽到作物成長聲的肥沃,也比不得白鷹那一大片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種的農田。
如果適合耕種的土地多的話,又為何會誕生以梯田為代表的,各種通過改造自然環境,創造適宜耕種的土地的技術呢?
而農耕,最重要的是什麼?
水
治水,安土,隨後才有作物的成長,才會有牲畜的繁衍,農耕文明才得以休養生息,發展壯大。
而對東煌來說,最具有代表性的水是什麼?
黃河,長江
黃河和長江會平等地肘擊每一個王朝,從這片大地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開始,東煌便與水患展開了漫長的鬥爭。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期間所經曆的種種困境悲劇,都是後人所難以想象的。
而現在這個時間節點,縱然東煌的民生科技已經快要追上他那個東煌的水平,但科技是一方麵,基礎設施是一方麵。
逸仙她們接手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有著塞壬和大風暴的威脅在,她們自然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軍事建設上。若非自己突然闖入這個世界,以彆樣的形式提高了東煌的總體實力的話,恐怕還要過上好一段時間,東煌才能騰出精力,將目光放在治理這兩條大河上。
或者說,以治理這兩條大河為首的,龐大的建設行動上。
現在,外有北方聯合、鐵血的輸血,內有因孫海侯的到來和哈爾濱的特殊能力提供的【內力】,再加上【環境改造】技術的便利......
“也對,是到了該治水的時候了。”
孫海侯覺得蠻奇怪的,你說這【探索者助手】和係統也不像啊?怎麼聽到這話後,他自己就不可避免地接了個“主線任務”呢?
“嗯......確實,但是想要治理好黃河的話,彆的先不論,如果要徹底處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恐怕不是短時間內做得到的事情。”
海圻低下頭,隻是片刻後,便接著說道:“考慮到植被成長所需要的時間,加上形成規模前可能遭受到的自然環境的影響的話......恐怕至少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將其徹底解決。”
海圻倒也不是覺得這麼做沒意義,治理黃河本就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她所顧慮的是,治水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個時候對困擾了東煌數千年的兩河之一動手,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放心,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逸仙她們已經有辦法了。”
孫海侯微微一笑,這位海圻小同誌如此顧慮,一看就是【級彆不夠】,還不知道東煌已經有了關鍵技術突破。光是【環境改造】技術已經展現出的,將西伯利亞的亙古凍土改造成適宜耕種的農田的案例,就已經可以證明一件事:
【科學的力量好厲害啊】
“欸?”
海圻眉頭一挑,說實話,她真的想不到得是什麼樣的辦法能解決這一問題。不過她也相信,逸仙姐和定安姐不是什麼莽撞的人,既然有這方麵的行動和意向,那就一定說明她們已經有了九成九的把握。
“指揮官是知道些什麼嗎?”
“這個嘛......保密,等之後逸仙和定安她們告訴你吧?”
“唔......指揮官,有話直說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