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靈活,防守逆天,進攻手段全麵,可軟可硬。
李飛的風格,還真有種奧拉朱旺的即視感。
……
比賽交戰了5分多鐘,範霍恩依然是顆粒無收。
僅僅依靠罰球拿到了可憐的兩分。
而李飛在內線狂轟濫炸之下,徹底撕裂對方的防線,甚至逼迫對方祭出了雙人包夾。
“夾擊,把他給我攔下!”
猶他大學主帥在場下拚命的狂喊。
然鵝。
即便麵對兩人包夾。
李飛也絲毫不慌。
包夾到來之前,李飛半轉身,高舉右手。
隔著兩人的封蓋,直臂勾手。
唰!
儘管李飛的命中率可沒有係統的加成,但架不住防守者實在太矮。
這一球,驚呆全場。
禁區小勾手是中鋒的必備技能。
但如果把這一招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再配合2米20以上的身高。
這幾乎是無人防守的絕招。
……
“join,我有種強烈的預感。”
場下的馬龍神色變得認真起來:
“李飛,可能就是我們苦苦尋找的那種中鋒。”
馬龍和斯托克頓的組合已經在爵士隊搭配了8年,但一直都沒有出什麼好成績。
僅僅進入過一次西部決賽。
他們也一直在尋找一位能夠在內線給予幫助的中鋒。
畢竟這個年代,內線為尊,而卡爾·馬龍實際是一個大前鋒。
他們在中鋒的位置上雖然有馬克·伊頓這個2米24,125公斤,綽號「猛獁象」的防守型中鋒。
可這頭猛獁象可以說是把所有的屬性點都加在了防守,進攻端實在太拉閘了。
拉閘到什麼程度?
從1979年進入nba,這哥們頂著2米24的身高,卻從來沒有一個賽季得分超過10分,季後賽中,他隻要上場進攻端就是4打5。
而且他的年紀也到了37歲,上賽季經曆大傷,新賽季更是出戰成疑。
於是在夏天,爵士從太陽交易來了前全明星級的內線:湯姆·錢伯斯。
不過這位昔日的全明星大前鋒並不是爵士隊的滿分答案。
2米08的湯姆·錢伯斯最喜歡的位置還是大前鋒,和馬龍的位置高度重疊。
到了季後賽,馬龍還是要頂到中鋒的位置。
來看看馬龍季後賽在中鋒位置上要遇到的潛在對手吧。
大夢奧拉朱旺,海軍上將羅賓遜。
非洲大山穆托姆博,2米18的弗拉德·迪瓦茨。
甚至就連大前鋒位置的雨人坎普,飛豬巴克利。
都夠馬龍喝一壺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馬龍衝不出西部的原因。
而且錢伯斯也35歲了,且不說他從來不以防守而著稱,進攻身手也早已不是明星級彆。
幾次隊內合練的接觸,馬龍已經對於這位內線搭檔不報什麼幻想了。
但他看到李飛。
就好像老色批看到了36e黑絲滑輪天奴少婦一樣,流露出了濃烈的貪婪。
“我們必須得儘快下手。”
馬龍盯著李飛,聲音凝重道:
“要不了多久,李飛就會成為搶手貨!”
………
麻煩大家投個禮物哈,看個免費的「為愛發電」的視頻就行啦。感謝感謝!)
喜歡nba:人在93,鈦合金文班!請大家收藏:()nba:人在93,鈦合金文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