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
邁克爾·喬丹的私人豪宅,寂靜得像一座陵墓。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修剪整齊的高爾夫球場,綠草如茵。
室內,空氣卻冰冷得能割傷皮膚。
客廳中央的超大屏幕上,正在循環播放著一則新聞剪輯。
紐約、芝加哥、洛杉磯……一張張年輕而狂熱的臉,一雙雙高舉著“垃圾場”球鞋的手,一聲聲震耳欲聾的歡呼。
每一幀畫麵,都像一記重拳,狠狠砸在喬丹的胸口。
他坐在真皮沙發上,一動不動,宛如一尊黑色的雕像。
手裡握著的一顆斯伯丁籃球,被他無意識地用力擠壓,指關節因為過度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電視裡,一個球鞋評論員,正用一種近乎朝聖的語氣分析著。
“……它不隻是一雙鞋,它是一種宣言!它告訴世界,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傳統就是用來顛覆的!”
“砰!”
籃球被狠狠砸向屏幕。
價值數十萬美元的定製電視,發出一聲哀鳴,屏幕瞬間碎裂成一張巨大的蛛網,雪花閃爍。
“法克!”
喬丹猛地站起,胸膛劇烈起伏,額角的青筋一根根暴起。
他輸了。
在萬眾矚目的東部決賽,他輸給了那個黃皮膚的小子。
在更衣室通道,他想用拳頭找回場子,結果被一腳踹翻在地,輸得更徹底,更恥辱。
現在,在他最引以為傲,甚至是他一手開創的商業帝國——簽名球鞋領域,他又一次輸了。
輸得體無完膚。
他抓起桌上的手機,撥通了aj負責人史蒂芬·道瑞的電話。
電話幾乎是秒接。
“邁克爾……”
“告訴我,史蒂芬!”喬丹的聲音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嘶啞而暴躁,“告訴我,最新的aj,我們的鞋,到底賣了多少?”
電話那頭,是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
這沉默比任何數字都更傷人。
“說話!”喬丹咆哮。
“邁克爾,”道瑞的聲音充滿了疲憊,“我們的數據……很不理想。相比之下,‘垃圾場’在北美地區,發售十二小時內,線上線下全部售罄。”
“售罄?”喬丹重複著這個詞,像是在咀嚼一塊玻璃,“全部?”
“是的,邁克爾。全部。現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已經炒到了原價的五倍,而且還在漲。有人說……這是球鞋市場的‘鬱金香狂熱’。”
喬丹笑了,笑聲乾澀,聽起來比哭還難聽。
他一手締造了球鞋文化,現在,彆人卻用他製定的規則,把他掀翻在地。
“耐克呢?”他問道,“那群該死的廢物,他們就眼睜睜看著?”
……
俄勒岡州,比弗頓,耐克全球總部。
一場緊急會議正在召開。
會議室裡,氣氛壓抑到極點。
創始人菲爾·奈特坐在主位,臉色鐵青,手指一下一下敲擊著桌麵,發出沉悶的響聲。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是兩組觸目驚心的數據對比。
左邊,是最新款airjordan的銷售曲線,像心電圖停止跳動一樣,開盤即巔峰,然後一路俯衝,趨於一條直線。
右邊,是“李飛一代”的銷售曲線,一條近乎九十度垂直向上的陡峭直線,刺眼,囂張,充滿了生命力。
“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個市場部高管終於忍不住,打破了沉默,“我們的宣傳投入是他們的十倍!我們有邁克爾·喬丹!我們是籃球的代名詞!”
“代名詞?”一個年輕的分析師小聲嘀咕了一句,“也許已經是過去式了。”
高管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問題的關鍵,不在宣傳,不在渠道,甚至不在喬丹。”分析師鼓起勇氣,站了起來,“在於……我們賣的是一雙籃球鞋。而李飛,他在賣一種情緒,一種反抗權威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