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妍下鄉也有兩年了,她來的時候袁超就已經待了三年。
這幾年來,不是沒有人想給袁超介紹,他全都拒絕了,怎麼現在突然要結婚了?
袁超端著酒杯的手不自覺握緊,苦笑一聲,“這是我下鄉的第五年,我都二十六歲,再不結婚又能怎麼辦。”
鄉下普遍結婚早,青山大隊跟他同齡的,孩子都好幾個了。
他認識彆的大隊的知青,不管男女,大多數都結婚了,有的是跟村裡人,有的是跟知青在一起。
不管以後怎麼樣,至少現階段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他一個人,還要熬到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回城?或者說,他還能回去嗎?
聽到他的話,所有人都沉默了。
隻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新知青下鄉,卻完全看不到回城的希望。
胡康,“但是跟村裡人結婚,回去的可能就更小了。”
想也知道,知青下鄉是因為城裡容納不下那麼多人口,就算哪天放開了回城,最多隻會允許知青一個人回去,哪可能允許知青拖家帶口地回去。
袁超灑脫一笑,“是不是村裡人無所謂,趙柳是個好姑娘,跟她在一起我很開心,既然決定結婚,就算有天能回去了,我也不可能拋下她。”
他是個有責任心的人,在決定結婚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回城的可能。
蘇青敬他一杯酒,“袁大哥,你是個好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曲彤聽著他們說話,糾結地咬著嘴唇。
跟彆的知青不一樣,她清楚的知道,再過三四年,知青們就能回城了。
她想把消息說出來孤立大家,但是又沒辦法解釋自己怎麼知道的,頓時惆悵萬分。
葉秋吃了口菜,淡淡地說:“肯定會讓知青回城的。”
蘇青驚喜,“你怎麼知道?你有準確的消息來源?”
他才剛下鄉,不像袁超他們已經不抱期望,是堅信自己遲早能回去的。
“國家建設需要人才,需要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而下鄉知青,知識水平普遍較高,如果國家有需要,肯定會打開知青回城的口子。”葉秋提醒他們,“所以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堅持學習,彆把自己會的東西給丟了。”
她也沒辦法告訴大家未來,隻能鼓勵大家彆放棄學習,恢複高考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
李佳駿惆悵,“我之前學的我都快忘了。”
他下鄉已經七年了,雖然在小學裡教過書,對初中以下的內容還比較熟悉,但高中的物理化是真忘了。
蘇青自嘲,“我就不一樣了,都沒有知識讓我忘記。”
他在學校那幾年,局勢動蕩,老師沒心思教書,學生沒心思學習,大家都在混日子。
繞是他高中畢業,也沒學到多少知識。
袁超拍著他的肩膀,舉杯,“不管能不能回去,我都祝大家一輩子開開心心的。”
喜歡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氣和手段請大家收藏:()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氣和手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