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獵物充足的時候還會施舍給同類一些,幫助它們渡過難關。
以眼前這個山林的狀態來看,這隻異色猞猁大概率不會是那種很暴躁的。
腳步踏入了山林,僅僅是走了不到幾百米,薩新就有了一個新的發現。
“佳寧姐,你看這!”
順著薩新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被啃食乾淨的骨頭正安安靜靜躺在了樹下。
看著眼前的東西,唐佳寧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飛快湊到了樹下仔細檢查了起來。
從骨頭的形狀來看大概率是一隻體型偏大的兔子,啃食的過程中牙齒也咬斷了不少的骨頭,留下了痕跡。
觀察了一會之後唐佳寧也很快就得到了一個結論。
這隻異色猞猁應該年齡在三歲左右,而且體型絕對不小。
貓科動物一輩子隻會換一次牙,犬齒的磨損程度其實很容易判斷的出來年齡的大小。
而且野生的貓科動物和動物園飼養的那種可不一樣。
它們會利用樹乾,利用動物的骨頭對自己的牙齒進行清理。
但動物園的動物們在人工長時間的投喂下牙齒的部分功能已經退化,早就不願意費力去清潔牙齒了。
一些負責任的地方或許會每隔一段時間給它們清洗牙齒。
但也依舊有不少的動物園忽略掉了這方麵的問題。
這其中以一些生態森林類型的尤為嚴重。
這種類型的動物園大多都是模擬野外的環境,通過人工投放一些食草動物確保動物的凶性。
但人工仿造的野外環境終究是沒辦法和真正的野外相比。
動物就算是想要清潔牙齒,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東西。
人工想要給動物清潔牙齒可以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由於動物帶著一定的凶性,飼養員其實是很難接近它們的。
隻能通過麻醉的方式,才能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清潔。
可動物對於麻醉這種東西是非常敏感的,大多數動物都不能過多注射麻醉藥。
尤其是貓科動物,頻繁的使用麻醉隻會讓它們的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三歲左右,體型要比正常猞猁大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應該就在這個方向!”
唐佳寧的專業再一次震驚到了薩新。
“這都能看得出來?”
“《貓科動物犬齒分析》應該是一九九四年的論文,你可以知網上看看。”
當初學這東西的時候,唐佳寧也掉了不少頭發才搞清楚了該怎麼分辨。
而且這東西也不像是數學題,一段時間不做就會忘記。
幾乎隻要搞清楚了分辨的原理,這幾乎就已經是刻在大腦中本能的記憶了。
有了唐佳寧的解釋,薩新也放棄了自己的好奇心。
她要是能吃得了讀書的苦,哪裡還用進入這種原始叢林。
就憑著手上的蠱蟲,幾篇論文下去都能成為一個教授!
喜歡護送珍惜動物回國,我成國家團寵請大家收藏:()護送珍惜動物回國,我成國家團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