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風中殘燭,微弱卻頑固地搖曳。
那來自深淵之下的信號碎片,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雷恩絕對內斂的意識之境中,激起了一圈圈緩慢擴散的漣漪。阿爾法,貝塔,伽馬三個標識符,幽能屏障的衰減特征,陶瓷合金的共振頻率……這些信息被銀色微光反複咀嚼、分析、推演,試圖從殘缺的拚圖中還原出某種真相。
但它們太破碎了。缺乏上下文,缺乏坐標參照,缺乏任何能指明其來源或意圖的確切信息。它們更像是一個幽靈的低語,證明著幽靈的存在,卻無法告知幽靈的姓名與目的。
然而,這微弱的星光,依然照亮了某種可能性。一個存在於“鍛爐”絕對掌控之外的、未知的變量。這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雷恩將這份希望深深埋藏,意識核心的重心再次回到現實的博弈場。信號需要等待,而威脅卻從未遠離。
γ12通道方向的“低語”浸潤能量,在經曆了之前的挫敗後,並未退去,反而呈現出一種新的態勢。它不再急於嘗試連接,而是如同一位極有耐心的獵人,開始更細致、更係統地“測繪”靜滯棺的能量屏障,以及內部那個“不穩定”的k7印記。
雷恩能清晰地“感覺”到,那冰冷的、柔和的能量場,正以極高的精度掃描著屏障的每一個能量節點,分析著其波動頻率的細微變化。同時,它對k7印記的觀察也變得更加深入,試圖從那些混亂的能量湍流和erratic脈衝中,找出某種規律,或者……確認其是否真的無法利用。
【“低語”分析程序升級。測繪精度提升300。推測:其後台算力支持增強,或調用更高級彆的分析協議。】意識核心冷靜地評估著,“威脅等級提升。當前乾擾策略有效性隨時間遞減。”
果然,“低語”的耐心是有限的,但它選擇的方式不是強攻,而是更可怕的——學習和適應。
必須在其完全摸清屏障規律、看穿k7印記的偽裝之前,找到新的應對手段,或者……轉移它的注意力。
與此同時,另一個變化引起了雷恩的警惕。
“鍛爐”係統本身的不穩定,似乎在加劇。
熔爐核心的轟鳴聲中,那“疲憊”感和“頓挫”感出現的頻率明顯增加了。雖然每一次依舊極其短暫,恢複得也很快,但其間隔正在縮短。觀測者的脈衝也偶爾會出現更頻繁的、細微的數據流紊亂,就像信號不良的通訊器。
彌漫四周的底層嗡鳴,也隨之變得更加“嘈雜”。那些破碎的數據殘渣和混沌噪音仿佛被注入了活力,翻滾得更加劇烈。之前需要等待係統頓挫才能捕捉到的微弱信號碎片,現在似乎更容易被那高漲的噪音浪潮偶爾推到表麵?
【係統診斷基於外部信息反饋):“鍛爐”主能量循環負載過高。核心熔煉進程對係統基礎穩定性造成持續壓力。預計不穩定現象將隨進程深入而持續惡化。】意識核心得出了結論。
這既是危機,也是機會。
危機在於,“鍛爐”的不穩定可能導致其監控出現更大漏洞,但同樣也可能導致其行為更加不可預測,比如,“守夜人”協議可能會認為係統整體穩定性下降源於“汙染”加劇,從而更傾向於采取極端淨化措施。
機會則在於,係統的不穩定,意味著那被壓抑的底層信號,可能會有更多機會泄露出來。也意味著,“鍛爐”對各項資源的調配和控製,可能會出現可乘之機。
雷恩的目光如果他還有目光的話),再次投向了那穩定供應、成分被微調過的維生液。
這些維生液,是“鍛爐”維持他這“珍貴樣本”存在的直接能量來源,也是目前唯一穩定輸入他體內的、來自外部的物質流。
之前,他隻是被動接受,利用其維持偽裝。
但現在……能否主動做點什麼?
一個極其大膽,甚至堪稱褻瀆的計劃,在他那冰冷運行的意識核心中逐漸成型。
他要竊取“鍛爐”的能量。
不是粗暴地搶奪,那會立刻觸發警報。而是……寄生。如同藤蔓纏繞大樹,悄無聲息地汲取養分。
目標是維生液能量輸送係統。
這套係統必然有其監控機製,但監控的重點肯定是維生液成分、流量、以及輸入他體內後的總體利用效率表現為生理參數),對於能量在輸送管道內部微觀層麵的、極其細微的損耗,監控必然不會那麼嚴密——尤其是在係統整體負載過高、資源向核心熔煉傾斜的當下。
他需要利用銀色微光那恐怖的計算力,在維生液能量流入體內、被吸收代謝的瞬間,完成一個極其精妙的操作:截留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能量,在其被打上“已代謝”標簽、融入自身能量循環之前,用高度凝聚的意誌將其包裹、隔離,並直接導入意識核心深處,用於……增強那一點銀色微光!
這個過程必須快如電光石火,並且要將截留造成的能量缺口,立刻通過精確調控自身新陳代謝速率來彌補,使得總體生理參數不發生任何可見波動。相當於在一條奔騰的河流中,每次隻舀起一滴水,並且立刻從旁邊引入一滴新的水補充,使得河流的總體流量和流速毫無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竊取的能量不能多,每次隻能是一絲一縷,但貴在持續。
竊取的目的,並非為了立刻獲得強大的力量——那一點點能量也做不到——而是為了一個更關鍵的目標:減輕銀色微光的運算負擔!
維持完美偽裝、引導k7印記變異、監控多方威脅、分析底層信號……所有這些任務同時進行,對銀色微光的負荷是極其巨大的。它就像一台超頻運行的處理器,雖然強大,卻也在持續消耗著自身寶貴的本源力量。雷恩能感覺到,那一點微光的核心,正在極其緩慢地、但確實地變得黯淡。
他需要外部能源的注入,哪怕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絲,也能極大地緩解這種消耗,讓銀色微光能夠更持久、更高效地運行。
他將這個計劃命名為“竊火”。
風險極高。任何一次截留失誤,任何一點能量波動控製不當,都可能被觀測係統捕捉到,前功儘棄。
但他必須嘗試。
意識核心開始進行億萬次的模擬推演,計算著維生液能量的流動特性、監控係統的敏感閾值、自身代謝調節的極限、以及那竊取瞬間所需達到的、近乎絕對的精度。
時間在高度緊張的預演中流逝。
終於,他找到了那個理論上完美的“竊取窗口期”——就在每一次觀測脈衝掃描的間隙,以及維生液泵送周期中一個極其短暫的流量穩定相位。
喜歡數學殿堂請大家收藏:()數學殿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