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影像還在繼續播放:
【還有個大問題,三峽每年淤積的泥沙能堆出整整5億噸!要是不想辦法清理,早晚得把大壩給堵死。】
【這難題怎麼解決?】
【工程師們想了個巧妙的法子:借力打力,用長江自己的水來衝走泥沙!他們在水壩深處,安裝了好多特製的小閘門。】
【這些小閘門靠液壓活塞控製開關。閘門一開,水庫裡蓄著的水就找到了宣泄口,嘩啦啦地高速衝下去,順帶就把河床上沉積的泥沙一股腦兒給卷跑了。】
【解決了泥沙淤積這個心頭大患,三峽大壩就能真正派上用場了。除了防洪抗災這個看家本領,它還有個頂頂重要的任務——發電!】
【咱們這就瞧瞧它是怎麼把水流變成電的。】
天幕的解說淡去,換上了一段清晰易懂的3d動畫。
畫麵裡。
一個巨大的混凝土引水管道閘門緩緩開啟。
奔騰的長江水被大量吸入。水流順著管道急速下泄。
巨大的高度落差賦予水流驚人的衝擊力。
這股力量直接推動著管道深處一個碩大無比的發電機轉輪飛速旋轉起來。
轉輪一轉。
水流蘊含的能量就被源源不斷地轉化成了電力。
緊接著。
動畫又展示了這些電力如何通過龐大的變電站進行升壓、傳輸,最終進入千家萬戶的過程。
……
這一幕,實實在在地把萬朝古人給震懵了。
電?
這玩意兒是什麼神仙東西?
它能乾啥?
其實,之前天幕播放後世繁華景象時,古人也不是沒見過那些亮閃閃的燈、跑得飛快的高鐵,但他們壓根兒不知道驅動這些東西的力氣從哪兒來!
……
天幕上還在繼續:
【像這樣的巨型發電機,三峽大壩裡頭足足裝了34台!】
【所有發電機加一塊兒,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250萬千瓦,一年下來發的電,輕輕鬆鬆超過1000億度!】
【就靠賣這些電,三峽大壩每年就能賺回250億!】
【而且這買賣從建成到現在,已經穩穩當當乾了17年。】
【當初建壩砸進去的那2500億巨資,早就連本帶利賺回來了,現在年年都是純利潤進賬!】
……
天幕一如既往地把現在的貨幣換算成了各個朝代的貨幣。
畢竟古代用來結算的貨幣太過繁雜,金、銀、銅甚至是以物換物。
而且每個朝代每個時期的貨幣價值還不一樣。
有了天幕的特殊換算,萬朝古人在聽到數字的那一刹那驚呆了。
普通老百姓感觸可能沒那麼深。
畢竟國家賺大錢聽著離他們有點遠。
可皇帝、王公大臣們不一樣啊!
他們太清楚了。
自古以來,修大工程哪有不勞民傷財、掏空國庫的?
想把投入的成本收回來?
那簡直是做夢!
他們這些下令的皇帝,能在活著的時候看到工程完工,比如河壩修好、大橋架通,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至於看到工程賺錢回本?
想都彆想!
可這個三峽大壩倒好!
這麼個驚天動地的龐然大物,建好才17年。
不僅回本了,還開始大把大把地盈利了?
……
大唐位麵。
李二鳳掰著手指頭,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