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在劇中出現的淵蓋蘇文和楊萬春他們同樣也不是新羅人,淵蓋蘇文和高朱蒙是同樣的扶餘人,他是高句麗的丞相,用一句話評價他:有點東西,但不多的二五仔竊國者。】
【而楊萬春則隻是明朝小說《唐書誌傳》中一個不存在的人物,當年在萬曆年間傳入半島,這部堪稱爽文的小說讓當地人十分上頭。】
【後來半島人仿寫了一部《三淵集》】
【看過的半島人瞬間民族自信就上來了,於是越來越多的半島古代史開始基於小說大吹特吹,在諸多古籍中記錄了李二鳳被射瞎一隻眼的故事。】
......
大明位麵。
萬曆年間,閩省建陽城。
某處宅院內。
熊大木,剛放下手中的筆,端起茶剛喝了一口,就噴了出來。
眼神複雜地看向自己桌上的小說《唐書誌傳通俗演義》。
一時間,對自己一直以來所提倡的小說要區彆於曆史,要有一定的虛構,而陷入沉思。
難道自己主張的觀點錯了嗎?
難道寫曆史小說就一定要完全遵循史記嗎?
那這樣為什麼還直接去看史記?
可半島的這些人究竟是蠢還是壞,拿著小說當史記。
還參考他的小說把天可汗大給弄瞎了一隻眼。
這尼瑪誰能忍?
他淡然一笑。
“很簡單,我毀了便是。”
說完,他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那本還沒寫完的小說便要被他撕毀。
“鼇峰,不可!”
“你就是撕毀了這本小說又有何用?”
“你還能管住那些人滿口胡言?”
來人是熊大木的好友。
他拉住熊大木的手,奪下小說,呼出一口濁氣。
語重心長道:“大可不必,且留下此書,吾有一計!”
聽到有辦法,熊大木眼裡有了光。
其實他也不願意毀掉自己的作品,這些他視作自己孩子一樣的作品。
此刻有人說有辦法,他當然也願意聽聽看。
“兄長快快說來。”
那人按住熊大木肩膀推他坐下,這才娓娓道來。
“此計若成,天大好事。”
“鼇峰,你就按照我說的做......”
熊大木驚呼一聲。
“兄長是讓我寫高句麗如何臣服恐怕不妥,我也不懂那的語言啊,這如何去寫啊。”
“不懂沒事,我懂就行,你隻管寫,剩下的交給我去辦就好了。”
“記住,一定要按照我說的去做,此事做成,你功德無量。”
“但願吧。”
熊大木點頭,算是答應了下來。
心中卻在想,“把半島寫成華夏自古以來的一部分真的能行嗎?”
二人簡單聊了幾句,那人便告辭離去。
剛出宅院。
那男子對著一輛頗為豪華的馬車一拜。
“大人,都按照您的吩咐辦好了。”
馬車裡淡淡嗯了一聲,打發男子離開。
“如此能成,灑在高麗國的探子有事可忙嘍,我大明或許便可借此‘收回’半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