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這天,最終在十一天後,經過國家的緊急修複,歸家旅人的車燈才得以重新亮起。】
【震天動地的歡呼響徹整個廣洲,十一天的漫長煎熬終於結束。
在外務工的人們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嗎?”
“媽,我也想家了。”
“媽,我想擔擔麵了。”
黑夜。
一名正在收拾麵攤的老板看到前麵走來一個黑影。
仔細一瞧才發現是一個身穿明顯比他大一號軍裝的年輕人。
“老、老總,你們打完回來了?”
“咋樣,其他人呢?”
年輕人低頭不語,眼中閃過一絲異樣。
“我想吃麵。”
麵攤老板愣了一下,也沒深究。
“好,我給你煮。”
“你坐。”
“嗯。”
年輕人坐下,偷偷看了眼老板手中的麵碗。
眼眶微紅。
不一會,麵條上桌。
年輕人埋頭大口吃著。
“慢點慢點,孩子,喝碗麵湯。”
“你啊和我家狗娃子一樣,差不多大,要是你碰見我家狗娃子了,叫他回來看老娘一眼。”
年輕人不說話,隻是默默點頭。
“老板,我還要。”
麵攤老板又給他煮了一碗,輕聲歎道:“多吃點,暖和身子。”
年輕人吃完第二碗麵。
“好吃,老板,錢給你放這了,我走了。”
“慢走,下次再……”
老板轉頭,話還沒說完,就不見年輕人的身影。
“這娃娃,還跑得快。”
“嘶,給這麼多?”
“當兵還是有錢,等我家狗娃子回來,一定要他好好孝敬我。”
老板收起放在桌上的銀圓。
嘴裡還在不斷地念叨自家的狗娃。
夜色漸深,寒風依舊,老板望著空蕩的街道,心中湧起一絲莫名的牽掛。
【那年的春運也讓國家徹底意識到,我們的基礎建設還沒有準備好,經受意外的考驗。】
【也正是因為這場雪災,許多問題暴露了出來。】
【鐵路堵塞是因為不夠靈活,道路堵塞是因為路不夠好。】
【電網脆弱,原來是覆蓋麵不夠。】
【從那年之後,華夏徹底化身基建狂魔,之後的十三年裡華夏的電網、高鐵、高速路裡程逐年跳躍,甚至成為世界第一。】
【而那個扛了三十六年的廣洲站也被更大的廣洲南站取代,同時它也取代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春運記憶】
【十三年前,我們被各種災害打得措手不及】
【十三年後,我們驕傲地麵對各種挑戰】
【任你風起雲湧,我自屹立不倒】
畫麵中再次出現一輛輛奔馳在鐵軌上的動車。
還有無數帶著期盼回家的笑臉。
“媽,我回來了。”
視頻的最後,一個普通的青年,帶著一年的思念,回到了家中。
大唐位麵。
太上皇李淵看著天幕上的一幕幕。
心中感慨萬千,他作為一個太上皇,一個父親。
對家這個字,充滿了無奈。
兒子為了皇位自相殘殺,一個家徹底毀了。
自己更是被逼得成了太上皇。
“這皇位難道比親情還要重要嗎?”
“唉……”
此時,李淵的背佝僂得更加厲害了。
腦海中全是當年幾個兒子小時候的模樣。
大明位麵。
朱元璋仿佛被勾起了心中最深的記憶。
在那裡,他也有一個家。
在那裡,他還是老實的放牛娃,朱重八。
在那裡,家中雖然拮據甚至吃不飽飯。
但自己的父母還在世上。
自己還有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