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端原本是一個和尚,我在機緣巧合下認識的他,一見麵我們就像是兄弟,我想做的他都懂。】
【為了收服北方,我拉著他一起加入了起義軍耿京的隊伍。】
【由於我從小熟讀兵書又有些文化,在起義軍中也是少見,當時耿京見了我有文化,於是讓我待在他身邊,並且保管起義軍的大印。】
【正當我以為一切都在往著好的方向發展時,義端那個狗曰的二五仔,竟然投靠了金國!】
【還偷走了我保管的大印想拿去金國換一份富貴。】
畫麵中。
濟南府境內,夜色朦朧。
在通往金兵大營的大道上。
一個光頭和尚正在策馬奔騰。
他正準備投靠金人,他想到等下到了金人大營內把義軍大印獻給金人,金人一定會給他享受不儘的財富。
“起義,不就是為了錢財嗎?彆人給錢給官招安他們,那些土老帽,竟然不要!還真以為能打贏金人?”
“行,你們不要,本大爺要!”
想到這他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突然,這時身後傳來一匹馬狂奔的急蹄聲。
和尚回頭一望,還沒看清是誰。
來人就一個飛撲直接將他撲倒在地。
二人順勢滾了幾圈才停下。
和尚狼狽地起身,抬頭一看。
來人正是辛棄疾。
他頓時大驚失色。
跪在地上不斷求饒。
“辛哥,辛哥你饒了我吧!”
“你乃是神牛轉世,力大無窮,你以後一定能大富大貴。”
“你就饒了小人一命吧。”
辛棄疾冷眼旁觀,沒有任何言語。
反倒是一把抓起和尚在他身上翻找出一枚軍印。
隨後二話不說拔劍便砍!
手起劍落,和尚的眼神裡都還帶著驚恐就這樣被宰了。
“呸!渣滓!”
辛棄疾淬了一口提上和尚人頭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那天晚上我一劍斬了義端,追回來大印洗刷了我的冤屈。】
【不過義端也算是我的貴人了,那晚我提著頭回到義軍大營,把頭扔在軍帳的一瞬間,所有人都驚呆了。】
【耿京更是對我刮目相看。】
【之後,耿京領導的起義軍越搞越大,由於我略懂兵法又會些拳腳,很快就成了耿京的得力乾將。】
【用陸遊的詩形容當時的我最合適不過“上馬擊狂胡,下馬草書軍。”】
【我在義軍一時,風頭無二。】
大明位麵。
崇禎看到這也不由得想起曆史上辛棄疾的一生。
年輕時他一心想要收複北方,可到最後他再也沒能等到那一天。
“為何如此羸弱之宋會出現如此之多國士!”
“可朕到如今卻是無人可以用了。”
“為什麼不給大明也來幾個辛棄疾,嶽飛,於謙這樣的臣子啊。”
崇禎以頭搶頭,麵帶著恨意。
就他現在這副模樣若是有後人看到。
恐怕不得不罵他一句,該!
大唐位麵。
李二鳳看著天幕上的鮮衣怒馬少年郎一劍斬下叛徒的腦袋,不由得大聲叫好。
“有如此之將,北方必然收回!”
在他看來,辛棄疾的做派加上他的能力收複北方隻是時間問題。
可大殿上卻也出現了不同聲音。
“陛下,臣看未必。”
“此少年雖然勇武,且是能文能武的儒將。”
“可要說收複失地,臣不看好。”
魏征潑了一瓢冷水,李二鳳有些疑惑。
這鐵頭娃,他懂個屁的戰爭。
還未必收回?
怎麼可能,除非朝廷不願意收回,更願意做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國。
若真是這樣,當他沒說。
李二鳳想到這,也猶豫了。
確實,要收回故土那不是光有一個將就夠的,沒有朝廷的支持,沒有士兵,怎麼收?
“魏老頭,這不是還沒說呢嘛,你咋就潑冷水了,要我老陳來看,這……”
“這還真不好說。”
程咬金也是個人精,他此時開口幫李二鳳順了一個台階出來,也沒有表態。
反正後世之事誰曉得呢?很多時候就是有不少奇事。
就拿劉秀來說,當年他和王莽決戰,劉秀才多少人?可最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