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讀過劉邦,不足以談人生。】
【當你覺得生活看不到一點光明,熬不住的時候,一定要看看劉邦。】
【他的故事會讓你明白一件事。】
【人生路上沒有過不去的坎。】
【你隻是差一個機會而已。】
天幕下。
大秦位麵。
始皇帝看著天幕上對劉邦的讚美,此刻也來了興趣。
吃瓜嘛,看看這位叫劉邦的人有多難。
難道比他做質子那些年還要難?
(若是有後世人看到這,恐怕得爆一句:還看,收你來了!)
......
大漢位麵。
劉邦醉臥美人膝,此刻看到天幕上講他的故事,頓時心中一震。
回首五十多年的人生。
他這一輩子,確實一直差一個機會。
若是沒有天下大亂,他現在還是一個泗水亭長。
每日吹牛打屁,混完一生。
可奈何確實有那運氣,也抓住了機會。
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朕想起多年前看嬴政的車隊,想起那句宏願。”
“大丈夫該當如此!”
劉邦依偎在美人懷中一邊把玩,
手中的玉佩。
一邊看著天幕如何講述他的故事。
......
大明位麵。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撇著嘴。
“看漢高祖,不如看咱。”
“他劉邦不過是個押送刑徒的亭長,路上人跑光了才扯旗造反,咱可是真真切切餓著肚子從皇覺寺走出來的!”
太子朱標聞言躬身一拜:
“父皇,昔日漢高祖入關中時與百姓約法三章,又遣韓信定三秦、收巴蜀,確有過人之處。”
朱標垂眸避開朱元璋陡然淩厲的目光,改口道:
“但若論再造華夏之功,自然不及父皇驅除韃虜、重開大宋天。”
朱元璋喉結滾動,目光掃過太子腰間綴著的和田玉組佩。
那是馬皇後去年生辰所賜。
“你倒是說說,劉邦憑什麼與咱並稱?”
朱標聲音清朗:
“憑他讓百姓記住了非壯麗無以重威。”
“但兒臣記得父皇營建南京時說過,奉天殿基座用的都是咱鳳陽老家的青磚。”
朱元璋忽然沉默。
風穿過大殿,帶著秦淮河的水汽。
“劉邦稱帝後誅殺異姓王,咱可是見一個貪官汙吏殺一個!”
“前日戶部那個侍郎......”
“父皇聖明。”
朱標截住話頭,“漢初輕徭薄賦卻致七國之亂,我朝《大明律》設六贓之罪,方有三十年海晏河清。”
“隻是兒臣愚見......”
“高祖約法三章能得民心。”
“父皇設申明亭教化萬民,皆是聖王之道。”
此話一出。
朱元璋望著太子低垂的後頸,眼神緩了許多。
他突然想起昨日批閱的奏折。
應天府尹上報太子巡視屯田時親自為老農扶犁。
這雙手本該隻握乾坤。
“油嘴滑舌。”
朱元璋從鼻孔裡哼出聲。
甩袖不再爭論。
而是繼續看天幕。
......
天幕上還在繼續:
【接下來我們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帶你走進劉邦的一生。】
【我出生在沛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裡。】
【父母都是普通農民,不出意外,我這輩子也會繼承父母的職業。】
【可我和父母想得不一樣,我上學逃課,回家還偷懶不乾農活。】
【一天到晚懶懶散散,廣交狐朋狗友,遊手好閒活脫脫的一個街溜子。】
【時常東家蹭點飯,西家要點酒。】
【時間長了,朋友、兄嫂都嫌棄我,看到我一出現在門口,恨不得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藏起來。】
【就連家裡的狗都對我避之不及,生怕被我當成下酒菜炫了。】
【不光如此,我爹也看不起我,常常罵我沒一點出息。】
天幕下:
大秦位麵。
此刻還是青年的劉邦看到這心中瞬間引起共鳴。
此刻他正躺在曬穀場的草垛上。
後腦勺枕著半卷《魏公子兵法》。
九月的陽光透過枯槐枝丫。
遠處劉仲舉著掃帚追來,驚起滿地啄食的麻雀。
“滾遠些睡!新收的穀子沾了酒要黴的!”
“真不知道你這遊手好閒的家夥何德何能能上天幕。”
“你看看天幕上說的,這下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你這家夥遊手好閒。”
兄長粗啞的嗬斥混著犬吠刺破耳膜。
劉邦吐出嚼爛的草莖,無所謂地離開。
腰間酒葫蘆撞在夯土牆上,刻著魏無忌三字的銅扣又多了道裂痕。
彆人瞧不起無所謂。
但他知道,他是有大誌向的人,一個要成為信陵君那般人物的人。
走在街上。
裡門外的屠戶正剁著豚骨,油花濺到絡腮胡上,像極了餓鬼吃生肉。
“劉季啊,聽說你爹昨日要你逐出族譜咧?!”
“要不來我這兒學殺豬,總比當個偷雞摸狗的浪蕩子強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季眯眼,望著天幕。
他忽地想起,昨夜在城隍廟偷喝的黃酒還在胃裡。
恍惚間。
他看見金碧輝煌的宮殿中。
自己頭戴十二旒冠冕,群臣向他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