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在天幕上,出現一張照片。
照片中的主角是一個男人,他高高昂起頭,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帶著一絲不屑。
此刻圖片中出現一排字。
上麵寫著“老媽,愛你,明天見。”
看到這句話,萬朝古人無一人不感到震驚。
為母報仇,忍辱負重二十年,最後不惜身死,此乃真性情。
而在此時,天幕上出現了大量彈幕,整個事迎來了反轉。
【各位,不要相信,殺人償命雖然不假,但是這個視頻明顯斷章取義,簡化了很多細節,隻突出了為母報仇,看視頻要理智啊。】
【哦?那你是說,你母親被殺,犯人賠你幾千塊關幾年就完了?真好,也想試試,告訴我你家在哪,我給你送溫暖。】
【嗬嗬,樓上是哪個精神病院放出來的,還是光隻是被為母報仇吸引來的?這男的並沒有視頻裡說的那麼好,隻不過是一個退伍後生活不如意,被仇恨包裹的男人罷了。】
【確實,要報仇的話,在他小的時候就報仇了,那時候他怎麼沒有行動?我看都不用看肯定有人要反駁,對方家有勢力,那就算有勢力,到現在就沒勢力了?一個個不動腦子,什麼都不分析就跟風。】
【來來來,我給你們大概說說案件卷宗。】
看到這,天幕下無數古人,頓時聚精會神。
對彈幕上評論他們也看見了。
雖然為母報仇是孝,但從一條條彈幕上了解,這件事並沒有這麼簡單。
而他們此刻也想清楚的知道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可是不管怎麼說,從律法上講他罪有應得。”
“但是從為人子上講,他頂天立地!”
此刻一名青年漢子發出自己的看法。
同時也有古人跟著回應,“如果是我母親被殺,無論對方是誰,我都會報仇!”
大漢位麵。
“此子若在我大漢,該當何罪?”
劉徹坐在龍椅上向眾臣發問。
他也想看看後世的律法和他大漢的律法有何不同。
為母報仇最後還被律法製裁。
此刻禦史大夫,張湯站了出來。
此人在處理陳皇後巫蠱案中受劉徹賞識,又在處理三王謀反中晉升禦史大夫。
不僅如此,他還和同僚趙禹一起製定了《朝律》等律法,說他完善了大漢律法之人也不為過。
“陛下,臣以為,為母報仇,手刃仇人,乃是孝之義,又為國戍,衛邊境,乃忠義,此人乃是忠義兩全之人。”
張湯頓了頓,又說道:
“但,國法不可犯,殺人者需償命,前者未償命,後者殺之無錯,但滅門終究需償命。”
“此人被判斬,合情合理。”
“但仍可稱之為俠。”
劉徹聽到這,不由點頭。殺人償命合情合理,你殺凶手可以,但是滅門全家,你亦是凶手。
天幕上還在繼續。
【在同村,張和王兩家之間因累積的矛盾爆發了衝突。最終,王家的王自新與張家的張福如達成了和解。
但是,張福如的妻子汪秀萍性格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