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
孔夫子愣了愣神。
他記得《尚書》中有記錄紂王的六條罪。
酗酒、不用貴戚舊臣,登用平民,聽信婦人言,信有命在天,不重視祭祀。
可這後來怎麼變出了這麼多?
孔夫子看著這累計下來足足有60條罪證。
微微色變。
站在孔子馬車旁的七十二堂主之一的子貢說道:“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他在一些記載中也發現了蛛絲馬跡。
紂王的殘暴,其實並不像傳說中那麼嚴重。
隻是作為一個君王,千萬不能處於一種不利的位置上一旦如此,天下的罪惡都會歸到他身上。
孔子聽聞細細品味一番,意味深長的看了子貢一眼,似乎想起什麼事來,將各個弟子召在車前。
待弟子們都已圍在車前時,他摩挲著“德”淡淡淡道。
“魯國被齊國入侵,如今危在旦夕,這也是我的父母之國,諸位誰願意替我去跑一趟,幫一把?”
離得最近的子路、子張、子石等紛紛請命,表示自己願意去。
孔子看了一眼,心中權衡一番後,搖了搖頭,“我看子貢就不錯,此次魯國之危就拜托你了。”
“子貢?!為何?”
馬車周圍的七十二堂主議論紛紛,子貢明明才被收為弟子不久,老師為何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他?
其實周圍弟子都知道。
每一次能被老師推舉出去處理紛爭的無一例外都會被各國爭相求賢。
所以,每次有這種機會的時候他們都會爭先恐後的自薦。
孔子說完後,坐回車裡繼續看著新視頻。
而子貢則是愣在了原地,他都不知道,自己一個剛進門不久的弟子怎麼有這樣的機會。
嘴裡喃喃道。
“難道是剛才的那番話?”
來不及多想,這破天的富貴自己得接住咯。
此刻他已經看到了相國之位在向他招手。
……
而就在萬朝百姓討論時。
新的視頻已然開始。
【必為聖賢,不違鄉願。】
【在曆史上有這樣一個人,在朝堂中他是一股清流。】
【他一生從未貪汙,家中所用開支,全是依靠朝廷的俸祿。】
【自他成為大明官員的那一刻,就一心為百姓做事。】
【所思所想,全是為了百姓。】
【隻要百姓過得好,哪怕讓他付出性命,也毫不猶豫。】
【大明朝可以沒有他這個人,他做的事,或許不是多麼的重要,可整個華夏卻不能不沒有他這樣的人存在。】
……
大唐。
李二鳳撇了撇嘴,怎麼又講到大明來了。
昨天晚上大明就出儘風頭,今天咋又講到了大明了?
再說了要比直臣,恐怕誰也比不了自己手下這個魏征吧?
李二鳳不留痕跡的瞟了一眼魏征,見他沒發現自己這才鬆了一口氣。
還好這老家夥沒注意自己,不然又得嗶嗶叨叨的。
可這人啊念叨不得,一念叨。
準來!
“陛下,您方才看了臣一眼,是在做比較?”
“實話說,臣和這大明這後輩比不得光看後世人對他的評價,敢為百姓死,光是這一點臣便佩服!”
李二鳳愣了一下。
“嘶……這魏征怎麼變了一個人似的?”
不光是李二鳳,殿下所有人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可程咬金卻是聽出了弦外之音。
這分明就是魏征覺得自己和這後世人都是直臣而惺惺相惜嘛。
其他大臣也很快反應過來。
得,這魏老者還自謙起來了。
他是誰魏征啊,咱們貞觀朝最能懟的人。
大宋。
水泊梁山。
李逵撓了撓頭問道。
“各位哥哥們,你們說這人咱有認識的嗎?”
“俺隻知道有一個鐵麵無私的包青天,可這人,俺一點沒印象呢?”
李逵沒聽到明朝這兩個字,直接就開口詢問。
武鬆指著天幕,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我的李逵哥哥,你看那是什麼字?”
“什麼什麼字?俺又不識字,寫的什麼狗屁東西,哥哥莫要洗刷我啊。”
武鬆扶額苦笑,自己咋把李逵不識字這茬給忘了?
見李逵吹胡子瞪眼,宋江抓住一切可以表現自己的時機。
“嗬嗬,鐵牛,你看看前麵天幕就說過要多讀書,連高起強那種攤販多讀書都能成就一番事業。”
“害,哥哥莫要戲耍了,那清官俺怎麼聽過。”
宋江:“鐵牛,你看那個字念明,連起來叫大明朝。”
“大明一朝?”
“哥哥,你突然說這後世朝代乾什麼。”
李逵還沒反應過來。
不明白鬆江的這番話,到底是何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