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彈幕劃過。
【朱元璋,孫文:驅除韃虜還有我。】
【我真服了趙狗!】
【百姓攔著他的馬不讓他走,他最後還掩護百姓南遷。】
【遺民淚儘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糊塗啊嶽武穆!這要是不走就是大嶽了。】
【反了就不是嶽飛了,反了對得起他背後的儘忠報國?】
【難道報國不是天下百姓的國?】
【想想清末,想想辛亥革命,想想那些在戰亂中受傷的百姓!這是愚忠!】
【忠於皇上?嗬嗬,你看看他皇帝乾了什麼,親信秦檜,為了皇位,棄天下百姓不顧,為了皇位任何人都可以犧牲,想想趙構的母親!】
【支持嶽飛黃袍加身+1】
【他不會反的,因為他是嶽飛不是趙匡胤。】
【誰說我反宋?!我隻是去偽齊建了一個新王朝「狗頭」】
……
天幕前。
南宋。
趙構怒氣滿麵。
後世人真是可笑。
你們這些刁民,怎麼知道皇位的好處。
嶽飛死了又如何。
隻要妨礙我坐皇位的人都得死!
安安穩穩不好嗎?
我有最富裕的江南。
要那不毛之地的北方乾嘛?
占了就占吧。
隻要彆影響我醉生夢死就行。
秦檜看過天幕心頭一記,自己金人爸爸都被嶽飛打的直竄稀,這能忍?
當然不能忍。
這要忍了給金爸爸沒法交代啊。
秦檜計上心頭。
“陛下,這嶽飛得民心得軍心,恐怕……”
陷害嶽飛的莫須有,提前開始了。
……
天幕上繼續著原來的曆史。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乾坤世界,無由再複】
【撤回南方的嶽飛被第一時間罷免兵權。】
【而作為暴打金國的戰勝國,卻舔著臉主動求和。】
【在談條件時,金兀術明確表示,要想和談,必須先沙嶽飛。】
【秦檜令命,隨即向趙構進獻讒言。】
【趙構自然清楚嶽飛清白,但他生怕因此惹怒金人,讓他難做這偏安一隅的皇帝。】
【若是嶽飛真的北伐成功,迎回欽宗,自己這皇位還能坐嗎?】
【最終趙構默許了秦檜用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嶽飛謀反。】
【曾經那個一度扶大廈將傾的嶽飛,近乎恢複中原的嶽飛,卻遭自己人陷害入獄。】
【在牢中他被人嚴刑逼供,卻始終一言不發,隻用鮮血留下八個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公元1142年1月27日,精忠報國的嶽飛在大理石風波亭中被“自己人”殘忍殺害。終年38歲而僅有兩月就是他39歲的生日。】
【而他的部將張憲與兒子嶽雲也被腰斬。】
【出生農家,少年苦練武藝不敢有懈怠。】
【19歲參軍抗遼,31歲北伐抗金,37歲離汴京隻差一步,38歲含冤而亡。】
【嶽飛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他用自己的一生都在維護自己母親刻下的四字。】
【儘忠報國!】
《懸溺》的背景音樂再次響起。
天幕上是關於嶽飛的一段混剪。
“我一生立誌,要恢複中原,雪國之恥,”
“嶽某仰不愧天,俯不作為人,嶽某何罪之有”
“嶽某所答也是四字,儘忠報國!”
“我說你犯了什麼罪你就犯了什麼罪!大宋史冊,由我秦檜來寫!”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靖康元年。
歸鄉的嶽飛此刻正跪在地上。
嶽母卻遲遲沒刺下第一針。
前麵為自己兒子驕傲。
而最後自己兒子被人誣陷身死獄中。
嶽母早就老淚縱橫。
“我兒鵬舉啊!”
嶽母看到最後,徹底繃不住了。
她緊緊抱住嶽飛。
泣不成聲。
“咱們不去了,咱們不去了!”
“你就陪著娘咱們去蜀中投奔好友。”
嶽母實在是無法忍受自己兒子被奸臣所害。
才38歲啊,就被冤殺。
青年時期的嶽飛血氣方剛。
眼神堅定。
仿佛下定決心。
他拍了拍姚氏蒼老的手。
“娘,孩兒在這呢。”
“孩兒這次一定要去,您彆怕,您看天幕上不是有害孩兒的人名嗎?”
“孩兒提前找到他,斬了他!”
報有一腔熱血的青年嶽飛。
看到自己以後的建樹。
無不向往。
試問那個男人能拒絕建功立業。
成就不世之功。
跟何況還提前知道後世那些害自己的奸臣。
他相信他這次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嶽母見自己兒子如此果斷。
坐直了身體。
她為自己兒子驕傲。
是啊,這次知道了未來。
自己兒子未必還會重蹈覆轍。
既然已下決心,自己便支持他!
隨即為嶽飛刺下第一針。
……
大漢。
“這宋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霍去病在出征的路上看的五味雜陳。
他隻覺得這嶽飛死的不值得。
更覺得這宋國怕是要完蛋。
為了討好敵人而殺自己忠良。
難道這宋國都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