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
【情報泄露,要不然希兒還有翻盤的可能。】
【這沒辦法,希兒的情報加密再牛逼能抵得過盟軍那麼幾個國家的破譯?不要忘了美利堅在當時可是庇護了很多高精尖人才,其中不乏有破譯密碼的天才。】
【還是希兒殺太狠了,又加上族裔民族的原因,沒辦法再去吸納其他民族為自己作戰。】
【對要知道希兒在戰爭期間可是殺了有1500萬人,這還隻是有記錄的。】
【隻針對魷大人就好了嘛。】
【唉,希兒的爛尾工程啊。】
……
看著彈幕上的話。
古人十分疑惑。
倒不是疑惑1500萬人死亡。
而是疑惑為什麼後世人對沒完全消滅魷大人是爛尾工程?
不過天幕並沒有給出答案。
而是還在繼續講述二戰最後的曆程:
【5月5日淩晨,德軍率先發動進攻,後,德軍的裝甲集群如鋼鐵洪流般衝向蘇軍防線,上演了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
【蘇德雙方共出動了近8000輛坦克50多萬士兵。】
【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戰鬥,庫爾斯克會戰最終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終。】
【德軍在這場會戰中損失,大量精銳部隊被殲滅,武器裝備也遭到了嚴重的損壞。】
【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轉而進入戰略防禦。】
【不過此時,美英的盟軍部隊集結了超200萬士兵在各種戰艦和飛機的掩護下,橫渡英吉利海峽成功擊潰德軍陣地,登入諾曼底地區在法國內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8月,巴黎解放。】
【1944年12月,希兒決定在西線發動反擊,試圖切斷盟軍補給線。】
【他親自挑選部隊,集結了約25萬人,900多輛坦克,800餘架飛機和2600門火炮。】
【一切都如計劃的那樣,德軍成功突破盟軍防線,但很快就遭到了盟軍的激烈反擊,最終德軍因燃料不足潰敗。】
【這是德軍發動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攻。】
天幕下。
萬朝古人搖頭,“估計到這,希兒就失敗了,轉而被敵軍反攻。”
“和多個國家開戰,這換誰,誰也打不過啊。”
大唐位麵。
李世民搖頭歎息:
“貪心不足蛇吞象啊!三麵樹敵……”
“窮兵黷武,終致敗亡。若他懂得‘以戰止戰’而非一味征服,何至於此?”
長孫無忌沉吟道:
“陛下,此戰敗局已定,德軍雖強,但戰線過長、補給不足,再加上情報泄露,已是強弩之末。”
程咬金咧嘴一笑:“嘿!這希兒打仗還不如俺老程,俺至少知道不能同時招惹三個寨子!”
……
大明位麵。
朱棣卻是把注意力停在了最後一句上。
上麵寫著德軍因燃料不足潰敗。
雖然他不知道燃料具體是什麼。
但他很清楚,一支軍隊,不管戰鬥力如何,沒有補給,就等於0。
“所以,哪怕到了後世,戰爭終究是打的資源啊。”
朱棣想了很久,才緩緩說出這句話。
他之前看過天幕上展現的軍事武器。
一直以為,有厲害的武器就能贏。
現在看來,不是這樣。
光有厲害的武器,沒有相對應的資源。
那這些東西都沒用。
就像他大明所擁有的大炮,火銃是一樣的。
沒有足夠的火藥,沒有足夠的炮彈。
那些東西不過隻是廢鐵罷了。
甚至都比不過弓弩,刀劍。
……
天幕上還在繼續:
【1945年4月16日,毛熊集結了約250萬兵力,配備6000多輛坦克和7000輛裝甲車。】
【此時的德軍守軍隻剩約76萬人,且多為缺乏彈藥和燃料的老人少年。】
【隻持續了半個月,柏林就被攻陷。】
【4月30日,希兒在總理府自殺。】
【臨死前任命海軍元帥鄧尼茨為接班人。】
畫麵中播放出悲慘的一幕。
隻見滿是硝煙的總理府外。
幾個士兵正在挖坑。
而在旁邊躺著一個裹著屍體的白布。
看不清是誰。
但從士兵們悲傷的表情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