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之前先疊甲,不光是德國討厭魷大人,整個西方世界都討厭。
要不然也不會有魷大人遷徙到中東地區。
……
看著天幕上的視頻逐漸淡去。
萬朝古人有些唏噓,也有些明白了。
德國人並不是因為有希兒才發動戰爭。
即便沒有希兒,沒有落榜美術生,也會有其他的落榜生或是政客會和希兒一樣發動戰爭。
這是民意,是內憂外患之下所爆發出的不屈。
這一點,萬朝古人也從天幕之前說過的各個王朝末年上看到了這樣的影子。
比如最記憶深刻的大清就是如此。
一小撮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出賣國家,出賣百姓。
最終隻會被百姓趕下台。
……
就在萬朝古人討論的時候。
天幕上放出了新的畫麵。
【魷大人為什麼被討厭,希兒又是怎麼批量去魷的。】
標題一出。
天幕上跟著進入了正題。
【其實希兒當時並不想根除魷大人,他隻是想驅逐魷大人,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出這句話時,他的本意其實是通過為希兒辯解來反魷的臟水都潑給阿拉伯國家。】
【內塔尼亞胡的觀點並非全盤捏造。】
【事實上,納翠德國真正開始對魷大人,進行係統性屠殺時,二戰已接近尾聲。】
【納翠德國加速屠殺魷大人的轉折點則是發生於1942年初的一次會議。】
【納翠德國雖然執行了,雖然執行了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對魷大人有組織的屠殺,然而納翠德國未必是全世界最敵視魷大人的國家。】
【事實上,在二戰全麵爆發前,納翠德國對魷大人的歧視與迫害隻是該國種族歧視政策中的一個分支而已。
【希兒1933年執掌德國政權之後,其所建立的納翠政權就極端地追求所謂的民族同誌概念。】
【民族同誌這個詞語有兩層意思,一方麵被納翠認可的人在種族上應該是所謂高貴的。】
【在希兒看來,這世界上有的種族天生高貴,而有的種族天生低賤。】
【德國人便是最高貴的種族,而魷大人與吉卜賽人這些流浪的種族則是相對低賤的部分。】
【另一方麵,被納翠認可的人也應該是與納翠誌同道合的同誌。】
【因此在希兒眼裡,左翼分子自由主義者以及宗教人士也同樣是應該被破壞與排除的目標。】
【在納翠掌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包括魷大人在內的所有被納翠敵視的群體都受到了幾乎一視同仁的迫害,他們被剝奪工作驅逐出境,沒收財產,甚至係統性絕育。】
天幕放到這裡,彈幕滾滾而來:
【懂了,不是隻恨魷魚,是恨所有非我族類和異見者!】
【民族同誌這詞聽著就毛骨悚然,把人不當人啊!】
【絕育?!這比直接殺了還惡毒!斷子絕孫啊!】
【等一下!整個二戰納翠屠殺了1500萬人!不隻是魷魚!裡麵也有我們華夏人被屠殺啊!隻不過沒有魷大人多,但也是屬於被歧視的一方。】
【對!還有吉卜賽人、斯拉夫人、殘疾人、同性戀、政治犯都是他們眼中的雜質!】
【事實上,早期納翠不迫害華夏人,
允許華夏人前往德國學習或是成為軍官,那是因為華夏並未與德國成為交戰國,
國與國之間還保持著正常交往,華夏人對於德國人來說是外國人,
雙方有貿易和軍事上的合作,華夏對德國有用,因此相處較為融洽,
但要因此說泛濫著種族主義的德國社會、納翠和希特勒對華夏人高看一眼,那就是胡說八道,
千萬彆指望種族主義者能對你網開一麵,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