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聲,是此刻萬朝底層百姓共同的呐喊。
對他們而言,布匹不隻是商品。
它是抵禦嚴寒的屏障,是遮羞蔽體的尊嚴,是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之一。
一件衣服的價格,往往是一個壯勞力數月甚至半年的收入。
為了省布,孩子們的衣服總是做得寬大,大的穿完小的穿。
到破爛得再也無法縫補,最後變成尿布或是抹布。
才算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
……
大明位麵。
朱元璋一雙布滿老繭的手死死地攥緊了。
出身赤貧,對於百姓的疾苦朱元璋比任何人都清楚。
在那些所謂的盛世光環之下,有多少百姓在寒冬裡瑟瑟發抖,有多少孩童因為衣不蔽體而夭折。
“標兒,你看清楚了嗎?”
太子朱標同樣被深深震撼,他鄭重地點頭:
“父皇,兒臣看清楚了,此物乃是真正的國之神器!其利,遠勝百萬雄兵!”
“是啊!咱登基以來,勸農桑,興水利,減賦稅,可即便如此,這布價還是居高不下,尋常人家添一件新衣,比過年還難!”
他死死盯著天幕上那龐大的廠房,仿佛要把它刻進自己的腦子裡。
“如果咱大明有了這珍妮紡織機,咱要讓它在應天府、在蘇州、在鬆江,在所有產棉產絲的地方都轉起來。”
“咱要讓布匹的價格,降到人人都能買得起!”
“咱要讓大明的每一個子民,無論貧富,都能有新衣穿,都能體體麵麵地活著!這才是咱心中的盛世!”
朱標聽得熱血沸騰,已經開始在心中盤算。
若得此神器。
該如何設立官辦工廠,如何調配原料,如何將廉價的布匹運往全國各地……
……
而在皇權之下。
萬朝的商賈,算盤同樣打得震天響。
江南,蘇州。
作為大明乃至整個華夏頂級的絲綢商人之一,沈萬三的後人,沈家的現任家主沈裕。
此刻正站在自家的園林裡,望著天幕。
臉上的表情由最初的震驚,逐漸轉變為近乎癲狂的狂熱。
他名下的綢緞莊和手工作坊遍布江南,雇用了數千名頂級的織工繡娘,每一匹沈氏貢綢都價值千金。
是豪門貴族爭相搶購的奢侈品。
但在看到珍妮紡織機的那一刻,敏銳的商業嗅覺告訴他。
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屬於金錢的時代。
即將來臨。
“手工作坊……毫無競爭力……”
沈裕反複咀嚼著天幕上的這句話,眼中的精光越來越亮。
他的那些織工,一個熟手一天最多能織多少布?
那些繡娘,一件精品要耗費多少心血?
人工、時間、原料……這些都是成本。
可天幕上的那個機器呢?
“兩班倒……十二時辰不停……”沈裕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他不需要幾千名織工,可能隻需要幾十名工人看管機器。
他生產的布料或許沒有手工貢綢那般精致,但勝在量大、價廉!
全天下的平民百姓,那才是最龐大,最深不見底的市場!
“發了,要發了。”
沈裕激動地搓著手,在原地來回踱步,腦海中已經構建起一幅宏偉的商業藍圖。
“隻要我能仿造出這樣一台機器!整個江南的紡織業,都將是我的天下!不!不止江南,整個大明,乃至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