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位麵。
孔子端坐杏壇之下,望著天幕神色凝重。
他微微搖頭:
“標杆?以器物之利、掠奪之暴為文明之極?禮崩樂壞。”
“仁義不存,縱有奇技淫巧翻天覆地。”
“何敢妄稱標杆?”
“我華夏周公製禮作樂,教化萬民,方為文明之始基!”
墨子停下腳步,聲音洪亮:
“兼愛!非攻!此英國之行徑。
奪人土地。害人性命。
與兼愛背道而馳。
更行大攻之事!
其器雖利,其心不仁。
焉能稱文明標杆?我墨家機關術亦可利天下。
然必以義為先!”
孟子撫須長歎:
“標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文明之真諦!
觀此英國,此時富甲天下,卻視他族如草芥。
此乃率獸而食人也!
縱有萬般精巧,失了仁心,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終非正道。
我華夏聖賢之道。澤被蒼生。方是永恒之標杆!”
大唐位麵。
太宗李世民劍眉一挑:
“標杆?哼!朕之大唐。萬國衣冠拜冕旒!”
“長安城內波斯商賈、大食學者、新羅遣唐使絡繹於途。”
“我華夏文明,海納百川。澤被四夷,以德服人!”
“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
“哪一樣不是惠及寰宇?”
“此等氣度,豈是恃強淩弱、唯利是圖之蠻夷可比?”
他指向殿外:
“論文明。我煌煌大唐。”
“方為當世之極!後世子孫不肖。竟讓蕞爾小邦竊據標杆之名。”
“實乃奇恥大辱!”
……
民國位麵,某大學課堂。
一位戴圓框眼鏡的學生猛地站起,聲音顫抖:
“先生們!同學們!莫要被這標杆二字蒙蔽了雙眼!”
“英國工業革命之基石何在?若無我華夏先賢所創之四大發明。”
“造紙術傳播知識,印刷術普及思想,指南針引領其艦船橫行四海,火藥助其槍炮轟開他國國門。”
“西方焉能有後來居上之機?!”
某茶館。
一個留著山羊胡的老茶客重重頓下茶碗:
“呸,標杆個屁!看看咱現在這熊樣!還不是讓那幫紅毛鬼、東洋鬼欺負到家門口了?”
旁邊一個精瘦的漢子接口:
“要我說。根子就在那大清!要不是那幫隻知道抽大煙、逛園子的八旗老爺們鼠目寸光!閉關鎖國!把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都糟蹋了。”
“還自以為是天朝上國。對洋人的火槍大炮嗤之以鼻,咱們能落到這步田地?”
一個穿著軍裝的大漢湊過來:
“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從道光那會兒的鴉片戰爭就開始了。”
“一直賠到慈喜跑路!銀子像水一樣淌出去。”
“國土一塊塊讓人割走!”
“《金陵條約》、《北平條約》、《馬觀條約》、《新湊條約》……”
“聽聽這些名字。”
“哪個不是抽筋扒皮喝咱們的血?他們把咱祖宗的基業都敗光了!把咱華夏的臉都丟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