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李府管家行至李善長身畔,微微躬身,低聲稟道:“老爺,酒菜已然備妥。”
李善長聞之,旋即轉頭望向湯和,麵上笑意愈濃,伸手作請之姿,熱忱言道:“湯大帥,請!今日我等定要暢飲一番。”
湯和嘴角上揚,微微拱手,朗聲道:“好!那便卻之不恭了。”
言畢,與李善長一同起身,移步往擺置酒菜之處。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湯和放下手中酒杯,看向李善長道:“先生,今日朝堂之上,那小孤雛駁了您的顏麵,實是對不住。
您大人有大量,切莫往心裡去。
這小子您也是知曉的,自幼衝動,年輕人行事,難免欠些思量。”
說罷,端起酒杯,向李善長示意。
李善長聞言,輕輕撫須,麵上浮現豁達笑容:“湯帥何出此言?小孤雛本就是我淮西將領,年輕人年輕氣盛,行事莽撞些,倒也能理解。”
說罷,亦端起酒杯,與湯和輕輕一碰,仰頭一飲而儘。
劉伯溫府邸之內,燭火搖曳。
劉伯溫與兒子劉璉相對而坐,談及今日朝堂所發生之事。
劉璉一臉疑惑,聽聞常孤雛之舉後,實在不解,脫口而出:“父親,這常小將軍為何要如此行事呀?”
劉伯溫手中緩緩摩挲著書卷。
少頃,他緩緩開口道:“這常孤雛,絕非尋常之輩呐。
其不僅有卓越將才,於排兵布陣、征戰沙場之際儘顯鋒芒,更難得心思極為活絡。”
劉伯溫稍作停頓,繼續說道:“他與其他淮西將領,大不相同。
那些將領多是勇猛有餘,謀略方麵卻稍遜一籌。
而常孤雛,能於局勢之中敏銳捕捉關鍵,此次朝堂之舉,背後定有深意。”
劉璉一臉懵懂,撓了撓頭,眼中滿是疑惑:“父親,可瞧著常小將軍在朝堂上的舉動,分明像是故意要領那三十軍棍啊。如此一來,豈不更惹陛下惱怒?”
他微微皺眉,語氣透著不解:“父親,您平日裡總說陛下對常小將軍寵愛有加。
可此次,怎就真忍心將那三十軍棍結結實實打下去呢?
須知,換作常人,挨這三十軍棍,恐怕早就性命不保。”
劉伯溫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此乃常孤雛的聰明之處啊。他心中早有定數,篤定自己能挨過那三十軍棍。”
劉伯溫放下手中書卷,神色變得認真起來:“至於他為何如此篤定?你且想想今日打板子的情形,全程下來,他除了嘴碎了些,竟一聲痛都未叫過。”
劉伯溫感歎道:“要知道,他如今才一十六歲啊!
這般心思玲瓏,行事有謀,陛下焉能不寵愛他?”
言罷,劉伯溫繼續向劉璉傳授為人處世之道。
劉伯溫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續道:“再者,常孤雛十一二歲便奔赴遼東。
想那年紀,芸芸眾生之中,有幾人能獨自領軍,直麵北元虎狼之師?”
“可常孤雛做到了!
這四年來,北元屢屢出兵,卻絲毫占不得半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