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聞之,麵上現思索之色。
手撫下巴,曰:“往昔亦未見此豎子勤勉向學。”
腦海中浮現常孤雛昔日模樣,頑皮乖張,於讀書似全無興致。
其稍頓,眼中忽閃詫異之色,“怎一赴遼東,此四載間竟成長若斯。”
念及常孤雛於遼東諸般舉措,處事手段,心中不禁疑竇叢生。
“汝看,其處置諸多手段,與劉伯溫、李善長頗有相似處。”
語氣滿是不解,“莫非遼東有大儒乎?竟能將其點撥至此。”
言罷,目光投向馬皇後。
馬皇後搖頭,啟口道:“重八啊,小孤雛自幼聰慧非常,汝怎便忘卻?”
嘴角笑意愈濃:“汝不見其才六七歲時,便一副老氣橫秋之態乎?那小模樣,言語間一板一眼,仿若小大人一般。”
其輕歎一聲:“彼時,虧得他幫我照料標兒等人。
此子極為懂事,對弟妹關懷備至,照料得妥妥當當。”
言時,眼神儘是對常孤雛之疼愛。
朱元璋聽馬皇後娓娓道來,思緒亦瞬間被牽回往昔。
那場驚心動魄之鄱陽湖之戰。
時年方十一歲餘之常孤雛,滿臉堅毅,奔至常遇春前:“義父,容我隨之一同出戰!”
常遇春低頭視此小兒,拒曰:“不可!戰場豈是汝小兒可至之處,太過凶險!”
然常孤雛並未就此作罷。
轉身又往尋朱元璋,見之,“撲通”一聲跪地:“陛下,我定要隨戰!不然,縱是偷溜而出,亦要投身其中!”
朱元璋見常孤雛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態,心中又氣又無奈。
終是拗不過此子執著,長歎道:“罷了罷了,便隨在我身畔為侍衛,切不可亂跑!”
誰料,鄱陽湖一戰戰鼓擂響。
常孤雛瞅準朱元璋忙於指揮戰事之機,身形一閃,便自其身旁溜開。
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
常遇春瞅準時機,一箭射出,正中張定邊。
常孤雛見此,不顧一切朝張定邊衝去。
其手緊執長刀,高高舉起,那架勢,竟欲一刀將張定邊劈之。
常孤雛長刀將落,張定邊奮力一閃,鋒利刀刃擦其身而過,隻差毫厘,便要其性命。
經此一役,常孤雛於朱元璋等人心中之形象,徹底扭轉。
往昔隻道其莽撞大膽之小兒,竟於戰場展此果敢勇猛,令眾人著實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