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大明興北伐之舉,常孤雛與之策應。
高家奴亦已洞悉時勢,若不及早歸降,日後難保不淪為常孤雛刀下之鬼。
至於常孤雛對異族是何態度,女真部落便是例證。
高家奴心一橫,決意賭上一遭,賭那常孤雛不會屠戮歸降之人。
同時,常孤雛修書一封,送往應天府,將高家奴有意歸降之事,稟明朱元璋。
朱元璋得此奏報,心中甚喜。
無需兵戎相見便能收複疆土,此誠為上佳之局。
次日早朝,朱元璋於朝堂之上,將此事曉諭諸臣。
眾臣聽聞,儘皆麵露驚色,實未料到常孤雛竟於此時立下如此大功,迫使敵方歸降。
雖高家奴於遼東三雄之中最為勢弱,然此乃實實在在開疆拓土之功績,且未動一兵一卒,僅此一端,便足堪讚佩。
彼時,李善長出班列,麵向朱元璋躬身說道:“陛下,常孤雛將軍收降高家奴,此為不世之功,理當厚賞。”
諸臣見李善長這般言語,淮西一黨官員紛紛附和:“陛下,李相所言極是。”
劉伯溫僅微微躬身,卻未發一言。
朱元璋將此情形,皆看在眼中。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封賞一事,自當為之。然咱且替他留著,待徐達、常遇春北伐凱旋,再一同論功行賞。”
湯和身處武官隊列之中,暗自思忖:這小孤雛傷勢尚未痊愈,便匆匆返回遼東。
甫一抵達,便震懾住遼東三巨頭,還使得高家奴主動歸降。
這小子,本事愈發了得啊。
殿內群臣一時議論紛紜,俄而,朱元璋抬手示意,諸臣瞬時安靜下來。
朱元璋繼而開口道:“隻是這小孤雛不知那高家奴乞降是真是假,故而詢問朕該如何定奪。爾等且說說,這高家奴的投降,該不該應下?”
李善長即刻開口奏道:“陛下,高家奴此番乞降,定是畏我大明天兵之銳、懼陛下之聖威。
既其能審時度勢,我朝理當接納,以彰寬厚仁德。
如此,亦可為北元其餘殘存勢力樹立範例,日後收複彼等,想必亦會順遂許多。”
劉伯溫依舊緘口不言。
見狀,朱元璋目光投向劉伯溫,問道:“劉伯溫,此事你意下如何?”
群臣皆將目光投向劉伯溫,旋即,劉伯溫拱手離列,俯身行禮,而後說道:“陛下,李相所言極是,臣亦持此見。”
朱元璋見劉伯溫亦表讚同,遂頒令道:“好!那朕便賜小孤雛一道旨意,著他接納高家奴歸降。至於高家奴所轄領地如何處置,便令小孤雛自行斟酌、便宜行事。”
朱元璋此言既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眾人原以為,朱元璋會遣一名朝臣前去接管高家奴的領地,卻不想竟將其領地一並劃歸常孤雛。
如此看來,常孤雛所受恩寵,未免太過逾格了吧?
呂昶越眾出列,躬身啟奏:“陛下,臣有疑問。高家奴之領地,不知將設為一縣,還是析為若乾縣?若設縣治,縣令是否由朝廷選派?此外,戶部是否需撥發錢糧?”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