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士族家主頗顯猶豫,畢竟此事成與不成尚無定數,倘若徒勞無功,那便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位高權重的大官,他們難以攀附;而官職低微者,又恐於事無補。
金家家主建言道:“要不我等設法籠絡那些勳貴?此輩勳貴向來揮霍無度,僅靠朱元璋賞賜,實難滿足其花銷。
且他們大多無正經營生,想來與之結交,應不會太過艱難。”
金家家主又接著說道:“再者,此等勳貴多從行伍起身,想必他們亦不願被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騎在頭上。”
趙才聞之,覺此提議更為穩妥,遂與眾人一同商議,該擇選哪一位勳貴作為突破口。
劉家家主道:“如今於應天府的勳貴,陸仲亨與唐勝宗我尚識得,或可一試。”
趙才說道:“如此,便勞劉家主出麵周旋。若遇什麼難處,儘管直言,我等必定全力襄助。”
數日後,劉家家主率一隊商隊,徑往應天府而去。
於應天府內,唐勝宗與陸仲亨整日遊手好閒,除了飲酒作樂、尋些風流之事,其手下之人亦不本分,時常有欺壓百姓之舉,所幸皆被二人設法壓製下來。
亦有些百姓性情剛烈,叫嚷著要去告禦狀,然幾日後,便如人間蒸發一般,蹤跡全無。
湯和聞得些許風聲,遂尋至唐勝宗與陸仲亨處,勸道:“你二人須得管束好手下人等。此事若被上位者知曉,你等可明白後果?”
陸仲亨與唐勝宗麵對湯和的告誡,表麵上恭順受訓,不住點頭,連稱日後定不會再有此等事。
然其心中,卻並未將此當回事。
他們自恃日後能獲封侯之位,心想難不成上位者會為了幾個草民懲處他們?
湯和見二人已然應諾,便即離去。
歸至府邸,湯和心中總覺唐勝宗與陸仲亨的應承難以讓人安心。
皆為多年同袍,唐勝宗與陸仲亨是何品性,湯和再明白不過。
而朱元璋是何脾性,湯和亦心中有數。
湯和心下躊躇,此事究竟該不該告知朱元璋。
他實難拿捏朱元璋的態度,生怕說了之後,朱元璋不念舊情。
若此,湯和既覺有負兄弟,又感對不住朱元璋。
終了,湯和決意去請教李善長的見解。
於淮西眾人裡,李善長向來頗有主見。
湯和忽然造訪李府,這讓李善長頗感意外,心下思忖:莫不是又生出什麼事端了?
將湯和迎入府中,李善長開口問道:“湯帥,莫非是有什麼煩心事縈繞心頭?”
湯和並不拖遝,徑直將唐勝宗與陸仲亨之事,告知了李善長。
李善長聞罷,麵露思索之色,道:“湯帥,似這等事,恐怕諸多將領皆有為之,料想上位心中亦有所知。”
湯和聞之大驚,問道:“先生之意,莫非是上位無意理會此事?”
李善長緩緩搖頭,道:“非也,上位並非不管,實是在等。”
湯和疑惑發問:“在等?所等何事?”
李善長道:“等他們主動認罪。”
湯和麵露不解之色,道:“這……恐不大可能。他們既然行此等事,想必是瞞著上位暗中為之。”
李善長喟然一歎,道:“如此,我等亦是無計可施。除非能勸誡他們。隻是,能否勸得他們回心轉意,尚難定論。”
李善長踱步少許,而後道:“今時不同往日,往昔尚有戰事,行軍打仗自然需他們出力。
然如今天下初定,戰事漸稀,武勳們之用,亦隨之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