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得金州軍情,未若往昔那般驚慌失措,反倒隱隱有欣喜之意。
於今之時,常孤雛攻襲愈頻,於他而言,益處愈多!
劉益正憂無由再聚其餘三州守將,恰此時,常孤雛之舉不啻於助力一臂,劉益亦得順遂施行己之謀劃。
此後一段時日,常孤雛擇機夜襲其餘三州,致使三州守將,倍感壓力,如芒在背。
劉益觀時機漸近成熟,遂以共商抵禦常孤雛為由,再邀三州守將往蓋州一聚。
三州守將未生疑竇,攜親信欣然赴蓋州議事。
然劉益早伏刀斧手於側,欲除其餘三州守將,以獨攬四州大權,屆時獻地降於大明。
遼東軍營地,中軍大帳之中,常孤雛手捧書信。
此信乃劉益所傳,其中詳述其計。
藍玉與劉三立於常孤雛身後,亦觀得信中所言。
劉三麵沉如水,於劉益欲降之心,絲毫不覺意外。
然藍玉卻麵露驚色,實未料擁兵十幾萬之劉益,竟被常孤雛震懾至此。
然念及遼東衛之神勇非常,藍玉旋即釋然。
設若易地而處,換成他藍玉,亦不願與常孤雛為敵。
藍玉見常孤雛置書於案,遂問:“將軍,劉益此言,可堪置信?
倘若彼不過欲拖延時日,待四州之兵合而為一,屆時與之交戰,恐倍加艱難。”
常孤雛道:“無妨。不論劉益何意,於我等皆無大礙。
上位不欲我開辟遼東戰場,目下亦不可真與劉益兵戎相見。
如此,順水推舟,配合他一二,亦無不可。”
常孤雛續道:“若劉益真心歸降,彼時亦可令其協同行事,假以時日,覆滅納哈出,亦非妄談。”
藍玉聞之,不禁對常孤雛之戰略定力與遠見卓識欽佩有加。
此人韜略滿腹,於帷幄之中謀劃全局,真乃天縱之才,果稱“小妖孽”。
劉三向常孤雛發問:“將軍,我等夜襲之策,仍照常施行否?”
“無需如此,此後之事,交予遼東軍便可,任其與劉益周旋做戲。吾等目標,轉而鎖定納哈出。”
話說那三州諸將,一路行至蓋州,受劉益宴請,於廳堂之中齊聚一堂。
廳堂之內,酒肉飄香,香氣四溢,美人輕舒廣袖,翩翩起舞。
三州諸將既得劉益允諾,遂放鬆戒心,左擁美人,沉醉於溫柔鄉中,麵埋酥胸,樂而忘憂。
劉益佯諾出兵,助其抵禦外敵,然其心彆有所圖,隻待眾人酒酣耳熱。
屆時,他將摔杯為號,刀斧手便出,一舉擒之。
待三州諸將醉眼蒙矓之際,劉益霍然起身,手中酒杯猝然墜地。
轉瞬之間,數百刀斧手自屏風後疾衝而出,旋即將三州諸將亂刃加身,斬殺當場!
廳內美人見狀,花容失色,驚叫之聲不絕於耳,蓮足慌亂,踩踏溫熱鮮血,奪門而逃。
劉益旋即下令,持三州諸將之兵符,往接管三州軍旅。
若三州士紳豪族拒不配合,格殺勿論!
遼東軍密探將蓋州諸事傳回邊關,常孤雛聞之,不禁喟歎:“此劉益倒非平庸之輩,為求歸降,竟能下此狠手。”
是個人物。
此消息亦傳至納哈出耳中,納哈出甚為不解,劉益緣何行此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