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送馬皇後等人登船後,於蘇州府盤桓數日。其間,察知蘇州府亦存弊端。
遼東水師之艦行甚穩,馬皇後於艙中亦無不適。
常遇春於甲板之上,顧盼左右,覺之有趣。
遼東之艦,形製有異,觀之甚固,且水軍出戰,速捷效高。
遼東水師官兵於舟中尚有鍛練之所,且每日亦抽時誦讀,此令常遇春訝然。
常遇春遊畢,與劉三同坐,曰:“劉三,汝今竟為第一艦隊之統帥,誠可謂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矣!”
劉三笑曰:“鄂國公謬讚,皆賴遼國公栽培,不然某尚目不識丁也。”
常遇春拍劉三之肩,曰:“讀書佳矣,彼小子誠用心哉。”
劉三乃與常遇春言及常孤雛於遼東重教之事,無論百姓軍旅,皆須修習。
常孤雛嘗雲:“活到老,學到老。”
又言“知識即力量,人非但需健碩之軀,亦當以學識武裝頭腦。”
常遇春聞之,感慨殊深,昔日所拾之孤雛,今已長成頂天立地之男兒。常孤雛者,誠為常遇春之驕也。
馬皇後於舟中,眷顧水師官兵生計備至,眾皆感懷,以為皇後娘娘與遼國公之德相埒。
馬皇後於遼東水師官兵亦甚悅,諸官兵頗通文墨,明禮而持度,軍紀嚴整。
遼東第一艦隊自蘇州府溯北而行,曆淮安府、安東衛、靈山衛、威海衛,遂於登州府休整一日,以補物資。
沿途,間逢倭寇,儘為遼東水師速殄,未留孑遺。
常遇春甚喜遼東水師之風,曰:“殲滅之戰,方稱快哉!”
對此,馬皇後亦以為然,曰:“倭寇畏威而弗懷德,類畜而非人,實無憐憫之必要。”
山東布政使陳園聞皇後娘娘北上,乃早至登州港以待。
陳園未行諂媚之舉,唯循禮問候數語,即歸府衙理事。
曲阜孔氏亦遣人至,然馬皇後以身體違和辭而不見,權為常孤雛一抒鬱氣。
金州港畔,臨安公主與趙敏於特勤諸員扈從下,前來迎候馬皇後。
遼東第一艦隊抵金州港口,馬皇後與臨安公主、趙敏相見,互道契闊,追敘往昔。
臨安公主曰:“母後,一路勞頓矣。”
馬皇後笑曰:“未覺辛勞,遼東水師行船穩若陸行,頗感安適。”
既而,馬皇後看向趙敏,一眼即察趙敏已曆男女情事。
反觀臨安,猶未經事,生瓜也。
馬皇後未作過多揣度,心忖晚些問臨安便知端詳。
常遇春問曰:“孤雛那小子何在?為何不來迎駕?”
臨安公主對曰:“父親,孤雛哥哥近日往鄉野巡視,尚不知母後駕臨。”
常遇春言:“彼既為國公,仍奔波四方,其麾下眾人,莫非皆屍位素餐乎?”
臨安公主護常孤雛曰:“父親此言差矣。孤雛哥哥嘗言,無調研則無話語權,唯實踐乃驗真理之唯一準則。”
常遇春辯之弗勝臨安公主,遂自覺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