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信遭拘押,心內憤憤不平。
何文信於浙江待人寬仁,獄卒未敢刁難。且何文信身為參政,於浙江位居次席,眾人亦懼其權勢,行事不敢逾矩。
未幾,浙地災情愈熾,有人速往布政使處,稟明情狀。
布政使知時機已至,旋即佯裝憂色,匆忙往吏部侍郎處。
布政使疾步至侍郎居處,入內便作惶恐狀,拱手道:“侍郎大人,浙地災情急矣,似有失控之象,百姓苦不堪言,下官憂心如焚,特來求大人示下,如何方能解此困局。”
侍郎聞之,酒醒幾分,皺眉道:“為何至此?此前所奏,非言諸事皆穩?”
布政使麵露慚色,垂首道:“實因天災莫測,諸多變故突發,下官雖竭力應對,仍力有不逮。”
吏部侍郎聞此,麵色驟變,神情慌張,急踱步而言:“本以賑濟之糧,足解災民之困,緣何災情愈重?”
侍郎非愚鈍之人,心下旋即明白,浙地士紳豪族與官員,恐存不軌。
遂怒目而視布政使,厲聲道:“汝等行事,必有疏漏!”
布政使見侍郎發怒,當即渾身一顫,撲通一聲跪地,低頭作惶恐狀,顫聲道:“大人息怒!下官日夜籌謀救災諸事,然或有思慮不周之處,致有此變。
浙地士紳豪族及諸官員,下官平日雖嚴督,不想仍出此紕漏,下官罪該萬死,還望大人示下,如何補救,下官定當拚死效力。”
吏部侍郎怒視布政使,咬牙切齒道:“吾料那賑濟之糧,十有八九已為士紳豪族瓜分殆儘!今茲若何?”
言罷,背手踱步,雙眉緊鎖,神色凝重。
思及此,心中暗忖,此事棘手,若處置不當,恐生大亂,然又不能坐視不理,一時之間,頗感躊躇。
吏部侍郎念及此,冷汗浹背,心中大駭,暗自思忖:“如此亂象,且不說那胡惟庸定不會輕饒於我,若聖上知曉,以其雷霆手段,恐有誅我九族之禍!”
思及此,雙腿不禁微微發顫,麵上儘是驚恐之色,轉視布政使,厲聲道:“汝等速謀良策,若不能妥善處置,吾等皆無活路!”
布政使心中雖鎮定,卻仍作驚恐萬狀,磕頭不迭,顫聲道:“大人寬心,下官定當竭儘所能,速尋良策。”
言罷,佯裝慌亂起身,踱步思忖,作苦思冥想之態,心中卻暗自盤算著如何布局,將這局麵掌控於股掌之間。
布政使心中早有定計,實乃此前已與浙地士紳豪族密商,待災情廣布,便佯裝出手,救民於水火,以掩眾人耳目。
縱這水火之災,本就出自他們謀劃,此時亦要裝作心急如焚之態。
隻見其眉頭深鎖,口中喃喃:“當速調錢糧,賑濟災民,還望來得及……”
實則暗喜時機已近,隻待依計行事。
吏部侍郎怒不可遏,戟指布政使,厲聲吼道:“糧食?現何處還有餘糧?莫非汝能憑空變將出來?”
言罷,雙眼圓睜,怒目而視,欲將布政使生吞活剝。
布政使趕忙躬身,賠笑道:“大人息怒,下官倒有一計。浙地士紳豪族,素日家資頗豐,且多有善名。此刻災情緊急,或可向其借糧,以解燃眉之急。”
吏部侍郎聞之,冷笑數聲,斥道:“向士紳豪族借糧?還言其多有善名?災情初起之時,彼等早作甚?”
布政使聞此,不敢多言,唯垂首躬身,喏喏道:“大人教訓的是,下官慮事不周,罪該萬死。”
其頭愈垂愈低,似無顏以對侍郎,心中卻暗自計較,揣摩侍郎下一步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