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公主歎曰:“既你如此念及兄長,待夫君歸來,便讓他上表朝廷,興兵征討北元。屆時,你兄妹二人豈不就能團聚了?”
趙敏笑道:“大軍出征,此乃國家重事,豈有那般容易。”
其後,趙敏謂臨安公主曰:“吾等可修書與夫君,告之其吾已有身孕之事否?”
臨安公主道:“此乃大喜事,自當告知夫君。”
然趙敏思忖一番後道:“罷了,暫且勿告知夫君,待他得勝歸來,再予其一驚喜。”
天府朝堂之上,群臣已然著手商議,該當如何處置倭國之地。
據倭國傳回之戰報觀之,懷良親王與足利義滿分彆為常孤雛、藍玉所擒,今正清剿倭國各處殘餘勢力。
此次滅倭之戰,遼東軍殲滅倭國諸多有生力量,所獲俘虜亦不可勝數。
那些所謂之浪人與武士,多為常孤雛與藍玉屠戮殆儘,餘者皆為平民。
非是常孤雛不欲將此輩儘皆斬殺,實因日後於日本之地挖礦等事,需用勞力,故而常孤雛未下殺手。
朝堂之上,朱元璋發問:“倭國既已被我軍攻克,當如何處置?”
胡惟庸進言曰:“處置倭國,仿高麗之法可也。於倭國擇一傀儡立為王,再遣一支大明軍隊駐之。”
劉伯溫拱手而出,直言反對:“此法不妥。倭國與高麗情形不同,擇立傀儡為王,雖可暫控局麵,然恐難收長久之效。倭人習性狡黠,傀儡之君難服眾心,大明駐軍亦恐深陷泥潭,耗費錢糧人力,反生諸多事端。還望陛下三思。”
胡惟庸眉頭微皺,看向劉伯溫,略帶質疑道:“既劉公以為此計不可,敢問劉公有何良策,不妨說來,讓我等也長長見識。”
劉伯溫拱手而言:“此事,待遼國公凱旋回朝之際,再行問詢商議,亦不為遲。”
朱元璋頷首,采納劉伯溫之見,心中思忖,所言極是,倭國土地處置之法,問詢常孤雛確為妥當。
又逾月餘,常孤雛與藍玉將倭國各地殘餘勢力儘皆蕩滌,旋即遣人於各處要隘屯駐。
常孤雛遂對藍玉言:“汝且暫於倭國坐鎮,吾欲攜足利義滿與懷良親王歸返大明,複命此次滅倭戰事。”
藍玉應諾,遂暫留倭國坐鎮。至於高麗諸事,則暫使劉三前往處置。
常孤雛攜懷良親王與足利義滿,乘遼東戰船,渡海而往蘇州府港口。
朱元璋得常孤雛奏章後,於約好之日,率百官至蘇州府港口相迎。
本欲同往湊趣之朱標,卻被朱元璋責令於應天府監國。
然朱雄英,卻為朱元璋攜之同往。蓋因朱雄英聞大舅征伐倭國凱旋,便纏住朱元璋,言己亦欲前往。朱元璋無奈,終允之。
常孤雛舟抵蘇州府港口,朱元璋親迎上前,抬手為常孤雛解甲,眼中滿是嘉許,道:“卿此次平倭,勞苦功高,實乃我大明之棟梁。”
自大明立國後,遼東軍實已曆經兩次近乎滅國之戰事。高麗雖未全然覆滅,然其情狀與滅國無異。今又添倭國一役,遼東軍此般,已可謂曆經兩場滅國之戰。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