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總之就是很後悔_大明遼國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遼國公 > 第304章 總之就是很後悔

第304章 總之就是很後悔(1 / 2)

朱元璋喟然歎道:“咱細細想來,常孤雛當真頗具遠見卓識。當初他請赴遼東,咱本意不過令其曆練一番。未曾想,他不僅順利平定遼東,更將那苦寒之地,營建成咱大明最富活力之所。”

今時,遼東為特彆布政使司,與大明他處殊異頗甚。

初時,滿懷信心欲推大明五年之規劃,然今遼東研究員之調研文書,卻予朱元璋沉重一擊。

士紳豪族,實乃令人煩憂。

朱元璋向馬皇後問道:“妹子,汝對此事可有見解?”

馬皇後道:“吾乃婦道人家,豈會有何看法?”

朱元璋憨笑:“哎呀,妹子,此時何必耍這般脾氣?”

馬皇後便不再逗弄朱元璋,說道:“重八,現今士紳豪族,既富且有田土,諸多讀書人亦出自其間。雖亦有平民與寒門,然終不及士紳豪族那般有資財。”

“讀書非僅靠念想便成,亦須以真金白銀堆砌方可。”

“平頭百姓能有幾何錢財?能使家中之人免於饑餒便已然不錯。”

朱元璋道:“咱已令各地修築官學,多少該能助到百姓之家吧?”

朱元璋雖於大明各地廣築官學,然收效甚微。入學者,世子居多,且十之八九皆出自士紳豪族。

雖亦有平民百姓之子就讀於官學,且求學頗為勤勉,然能出人頭地者,為數甚少。

士紳豪族既握有資財田土,於文化之道亦多有壟斷。其家塾延請名師,藏書豐富,子弟自幼浸淫其中,學養易成。反觀平民,縱於官學苦讀,卻常因缺典籍、少名師指引,難以與士紳豪族子弟同爭高下,文化之路,愈發艱難。如此,士紳豪族對文化之壟斷日深,階層溝壑漸寬。

士紳豪族既壟斷文化,繼而朝堂官位亦漸為其所控。其子弟憑文化之基,科舉之路順遂,入朝為官者眾多。於官場之中,又相互援引、結為朋黨,把控諸多要職。平民士子,即便偶有才俊,亦常受其排擠打壓,難有晉升之機。是以朝堂上下,多為士紳豪族之身影,官位幾被其壟斷殆儘。

且此般現象若遷延不止,於國之害大矣。士紳豪族壟斷官位,唯親是舉,有才無勢之輩不得進,朝堂漸失公正,政令不行,民怨滋生。長此以往,國力漸衰,外患易乘虛而入,內憂亦將頻發,國之根基動搖,社稷危矣。

馬皇後繼而向朱元璋詳述,平民百姓欲出人頭地,難處重重。家中生計尚難維持,何談供子弟專心向學,購置典籍、延請良師更是奢望。即便於官學苦讀,與士紳豪族子弟相較,資源懸殊,學識眼界皆不及。

而欲破士紳豪族對文化之壟斷,談何容易。其累世經營,根基深厚,人脈廣泛,於文化諸事,諸如藏書、辦學、科考門道等皆把控甚嚴。官府舉措,稍觸其利,便群起抵製。且長久積習,非朝夕可改,欲行變革,實是艱難萬分。

馬皇後又言及人性,稱凡人若無絕境之憂,多會隱忍退讓。

平民百姓生性良善,雖知受士紳豪族壓製,然為保一家安穩,若無危及生存之患,往往選擇默默忍受。

皆因生計維艱,不敢輕易抗爭,唯恐稍有差池,累及家人。

即便心中憤懣,亦常深埋心底,冀望於時日推移,境況或能稍有改觀,而非貿然行事,致家道中落。

此乃人之常情,亦為士紳豪族得以久據優勢之故。

今時,常孤雛既下遼東,旋即於彼處行大刀闊斧之整改,以鐵血手段加以鎮壓。

現今遼東亦有士紳豪族。彼等雖尚算恭順,然於遼東之地,其話語權頗微。遼東官府於經濟、文化諸般事宜,皆握掌控之權。

尤於文化一端,學堂之設、教材之定等,皆為官府所控,而私塾之製,概不合法。


最新小说: 宗門噩夢:我的修為靠丟人 元武劍仙傳 區區藝考,你覺醒神話戰魂? 神翊暗殤之千回端木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