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個災民滿心無奈,隻得返回吉安府。
剛一踏入府界,便被早早等候的官府爪牙擒住。
知府得知消息,冷笑一聲:“竟敢去布政使司告狀,真是不知死活。”
遂下令將災民押至偏僻處。
衙役們如狼似虎,對災民拳打腳踢,棍棒相加。
災民們慘叫連連,卻無力反抗,不多時便氣息奄奄。
知府又指使親信將幾具屍體草草掩埋於荒郊野外,毀去一切痕跡。
為遮掩此事,知府一麵放出風聲,稱這些災民是因不堪災難受餓,自行離鄉,生死不知;一麵威逼利誘知情者,誰敢吐露半個字,便讓其全家遭殃。
如此一來,這場殘害災民的惡行便被吉安府官府強行遮掩過去,好似從未發生一般。
吉安府中,有一官員,生性剛正,目睹諸般惡行,痛心疾首,實難坐視。
思索再三,決心冒死奏明聖上。
是夜,其於書房,燃燭提筆,神色凝重。
書案之上,宣紙鋪開,蘸墨揮毫,密奏中詳述吉安府災情之重,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而知府陽奉陰違,私吞賑災錢糧,陸仲亨助紂為虐,鎮壓百姓。
又言布政使司敷衍塞責,致使民冤難伸,地方亂象叢生。
寫罷,仔細封緘,懷揣密奏,趁夜悄然遣一心腹家仆,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應天。
朱元璋於宮中得此密奏,展閱之後,龍顏震怒,拍案而起。
即刻命人傳太子朱標前來。
不多時,朱標匆匆入宮,見父皇神色嚴峻,心中已然猜到幾分。
朱元璋將密奏遞與朱標,沉聲道:“標兒,你且看看,吉安府竟糜爛至此!”
朱標接過,細細閱讀,亦麵露驚怒之色:“父皇,此等惡行,實在令人發指。吉安官員膽大妄為,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實乃罪大惡極。”
朱元璋來回踱步,皺眉道:“咱派去的官員,竟如此行事,咱實在痛心。標兒,你且說說,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朱標略作思忖,拱手道:“父皇,當速派欽差,前往吉安徹查,將涉案官員依法嚴懲,以正國法,安撫民心。”
朱元璋點頭:“不錯,此事不可姑息。咱要讓天下知曉,咱絕不輕饒此等貪官汙吏。”
朱元璋聞朱標所言,深以為然,凝視朱標片刻,緩緩道:“標兒,此事便交予你全權負責。挑選得力之人,速去吉安徹查,不可有絲毫懈怠。”
朱標領命,躬身退下。
回宮之後,朱標便將自己關於書房,反複思忖朝中諸臣。
思量許久,心中浮現一人——方孝孺。方孝孺為人剛正,學識淵博,且心懷天下,不懼權貴。
第二日,朱標入宮麵聖,奏道:“父皇,兒臣以為方孝孺可擔此重任。此人清正剛直,有膽有識,必能將吉安之事查得水落石出。”
朱元璋聽聞,微微頷首:“既如此,便依你所言,命方孝孺即刻啟程。”
朱標領旨而出,旋即差人傳方孝孺至府中,將吉安之事與調查重任詳述一番。
方孝孺慨然領命:“殿下放心,孝孺定不辱使命,還吉安百姓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