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三年一度之回京述職,常孤雛此番欲攜臨安公主趙敏,並小常寧與小常靜同歸。
小常寧方二齡,性甚活潑好動,喧鬨不已。然小常靜卻與之迥異,生性文靜,乖巧伶俐,甚得常孤雛之鐘愛。
常孤雛率闔家自蓋州啟程,行至金州港口。
隨行護衛,皆為遼東特勤組之精銳。
常孤雛所乘,非萬民商會之商船,乃遼東海軍專屬之戰艦。
常孤雛所經之地,百姓鹹夾道相送,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戰船抵蘇州港後,未續行往應天。常孤雛一家自蘇州港登岸,旋即乘萬民商會預為安排之馬車,奔赴應天府。
是次,燕王、秦王、晉王亦皆還京。
封疆大吏每值述職之期,諸事皆有定規。
初,提前月餘,遣信使馳報入京,呈書於禮部,詳明抵京時日。
啟程之際,整飭行裝,攜轄地冊籍、民生政績、軍政要務等文牘。
抵京日,先至禮部報備。
由禮部官員導引,入館驛安頓。
稍事休憩,即赴宮門遞名刺求見。
待得召見,身著朝服,恭敬入宮。
至禦前,行三跪九叩大禮,山呼萬歲。
而後起身,依次陳奏。
首言轄地治理,如民生之安否,賦稅之征納,教化之推行;次報軍政事宜,軍備之整飭,邊患之有無;再陳地方利弊,所遇難題,建言對策。
奏畢,靜候聖上垂詢,如實作答,言辭謹慎。
召見畢,大吏需往各部拜訪。
至戶部,核計錢糧;赴兵部,交流軍政;訪吏部,述職考績。
各部官員依例問詢、核查,大吏皆須應對如流。
若聖上恩準,大吏或得參與朝會,與眾臣共議國事。
述職完畢,待聖上旨意,或褒獎勉勵,或訓誡責令,而後拜辭離京,歸返轄地,繼續履職。
常孤雛述職之際,各部官員平素於朝會之上,多有針對遼東諸事。
然常孤雛既歸,眾人皆笑臉以迎,禮數周全,客氣非常。
是以述職諸事,進展順遂,流程迅速。
皇宮之內設皇家家宴,常孤雛一家自當參與。
馬皇後甚喜小常寧與小常靜。
小常寧乃臨安公主所出,為常孤雛嫡長子。
小常靜則是趙敏之女,趙敏為馬皇後義女,是以小常靜亦為馬皇後之外孫女。
出人意料者,擴廓帖木兒亦受邀赴宴,一時席間氣氛,頗顯尷尬。
小常寧口齒伶俐,言辭乖巧,逗得朱元璋與馬皇後歡笑連連。
朱元璋諸妃亦皆稱賞小常寧。
朱雄英甚喜此小表弟,遂引小常寧至己身之側就座。
朱棣見朱雄英與小常寧玩得融洽,然朱雄英於自家之子朱高熾,卻未格外用心,此事令朱棣心中略有不暢。
論及血緣,朱棣實乃朱雄英之叔。
秦王朱樉與晉王朱棡,心性單純。
得常孤雛相助,於封地諸事順遂,生活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