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黃河泛濫_大明遼國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遼國公 > 第372章 黃河泛濫

第372章 黃河泛濫(1 / 2)

常孤雛得朝廷文書,遂呈基本之策。首波援助,有雜交水稻並配套種植之術,亦有水泥官道之助。

欲致富,先修路,此理於彼時亦通。

然當下,欲於雲南全域鋪設水泥官道,實難為之。不妨於宜農之地,優先鋪就。使地利優者先富,再漸及他處。

朱元璋得遼東常孤雛回複,遂複集群臣於朝堂商議。

帝展書示於眾,曰:“遼東常孤雛有複,首波援助,將以雜交水稻並配套種植之術,且助以水泥官道。卿等意下如何?”

一臣出列,拱手道:“陛下,雜交水稻若能於雲南廣植,或可解滇民溫飽之困,此誠善舉。然水泥官道鋪設,僅於宜農處為之,是否過於局限?雲南廣袤,他處亦需發展,若不兼顧,恐生不平之怨。”

又有臣諫言:“陛下,雜交水稻雖佳,然滇地風土與他處不同,其種法能否適用於彼,尚未可知。且水泥官道之建,所需人力物力頗巨,遼東雖富,恐亦難獨支。”

楊憲上前奏曰:“陛下,常孤雛既獻此策,想必有所考量。宜農之地先鋪官道,可速見成效,引他處效仿。至於水稻種植,可先試種,觀其成效,再行推廣。至於資費,可集朝廷與遼東之力,共襄此舉。”

太子朱標亦言:“父皇,滇地民生困苦,此乃燃眉之急。常孤雛之策,旨在速解其困。雖有難處,然事在人為。兒臣以為,可行此策,逐步推進,以惠滇民。”

朱元璋頷首沉思,曰:“諸卿所言,各有其理。幫扶雲南,乃利國利民之舉,不可因噎廢食。便依楊愛卿與太子之言,先於宜農處鋪道試種,朝廷與遼東協同,共助雲南發展。諸卿需同心協力,勿生懈怠。”

言罷,群臣領命,朝堂遂定幫扶大略。

此番幫扶雲南,朝廷出財半數,遼東供物資與技術。常孤雛與沐英負責對接諸事,太子朱標總攬全局、把控方向。

遼東遣調研之人赴滇,與沐英接洽。

萬民商會司此次物資之運輸與調控。

是年夏,陝、晉境內黃河泛濫,致百姓數十萬流離失所。

兩地布政使困於此事,焦頭爛額,官倉之糧亦幾近告罄。

此官倉之糧,本為供陝、晉二地軍隊攻韃靼所需,切不可輕動。

陝、晉之地士紳豪族,見狀遂萌異念,欲趁此機兼並田土。

秦王與晉王,於民生治理之道,非為長項。然見賑災所需糧數,亦不禁倒吸涼氣。

此數十萬災民,若不得妥善安置,一旦生亂,彼時陝晉邊防亦受衝擊。若韃靼乘亂反攻,局勢危矣。

此時,兩地士紳豪族,利欲熏心,竟趁機拉高糧價。

市井之間,米粟之價一日數漲。

尋常糙米,往日不過數文一鬥,轉瞬已飆升至數十文,精糧更是價高驚人,百姓苦不堪言。

有災民傾儘家財,僅購得些許粗糧,聊以續命。

而諸多貧寒之家,已至絕糧之境,餓殍漸現於途。

士紳豪族卻囤糧居奇,閉門不出,待價而沽。

其宅中倉廩充實,皆為高價搜刮之民脂民膏。

他們或於密室商議,如何進一步哄抬物價,擴大利益;或相互勾結,壟斷糧源,致使市場愈發混亂。


最新小说: 劍起青冥錄 人在靖康,開局喚醒趙雲英靈 官路亨通之老婆扶我上巔峰 都重生了,憑什麼還隻舔你一個 千古人族 與狗皇帝性命相連後,我寵冠六宮! 紅樓之先殺一個夫 建木降臨:從偶遇異族公主開始 律己仙言 像他這樣守男德的好男人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