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轟然應和,笑聲四溢,仿佛那無儘錢財已然入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愈發忘形。
有士紳捋須笑道:“想那朝廷上下,皆被我等蒙在鼓裡,待物資運出邊關,韃靼得了好處,我等亦賺得盆滿缽滿,豈不妙哉!”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儘顯貪婪醜態。
卻不知,華克勤表麵相助,實則已布下天羅地網。
晉王朱棡正於關外厲兵秣馬,隻待商隊現身便將其截獲。
而錦衣衛在晉地亦暗中監視,隻等最佳時機,便將這群叛國之徒一舉拿下。
此刻,莊園內的晉商與士紳豪族沉醉於虛幻的美夢之中,對即將降臨的災禍渾然不覺。
席間,有晉商麵露憂色,心下難安,開口道:“當下晉王正於關外鏖戰,倘若正巧撞上我等商隊,屆時恐難自圓其說,諸位以為如何是好?”
一晉商哂笑,擺手道:“汝真乃杞人憂天。沿途路線與駐軍布防,我等早詳加探明,與晉王駐軍之地,並無交集。縱有探哨遊弋,亦絕難覆蓋如此廣袤區域,無需過慮。”
有士紳豪族聞言,神色凝重道:“此情形雖或有之,然幾率頗微。目下最要者,乃韃靼交接之人,切莫生出意外。今韃靼與大明戰事正酣,倘若彼等心生怯意,不來接貨,節外生枝,此方為變數所在。”
此言一出,眾人皆陷入沉默。
誠如所言,彼等雖與韃靼達成交易、幾經磋商,然當下韃靼正遭三王三路大軍圍攻,自顧不暇。
此次涉及金鐵交易,韃靼即便有心,敢否派人前來,實未可知。
眾人心中皆暗自期望,韃靼能有此膽氣,不至令此番謀劃付諸東流。
畢竟,他們已深陷其中,成敗全係於此番交易能否順利達成。
於諸般晉商及山西士紳豪族而言,家國情懷,素未置於心間。
彼輩所重者,唯家族之昌盛繁榮,與那無儘之財富而已。
至於天下誰人主之,實非其所掛懷。
在其眼中,唯有金銀滿倉、家族榮耀,方為至要,國之興亡、民之休戚,皆可棄之不顧,儘顯逐利之態。
自晉王朱棡就藩山西,諸士紳豪族競相趨附巴結。
然晉王一心專注軍務,於政務殊少留意。
晉商與士紳豪族初覺如此亦佳,少了諸多管束,行事更為便利。
然地處邊關,局勢複雜,諸多事宜漸顯不便。
每遇商事糾葛、地方紛擾,因晉王無心政務,處置常緩,或難儘如彼等之意。
且邊關防務雖由晉王操持,然商貿往來與防務關聯緊密,因晉王疏於政務協調,商路諸事、物資轉運等,亦偶生阻滯。
此等情形,令晉商與士紳豪族始覺,晉王專注軍務之舉,雖有寬鬆之便,卻也在諸多實務中,帶來不便之困。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