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缺官員_大明遼國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6章 缺官員(1 / 1)

其他地方的士紳豪族聽聞常孤雛於山東之所為,頓時人人自危,戰戰兢兢。

每日皆提心吊膽,生怕朱元璋見山東此舉收效甚好,便起了效仿之意,將這清剿士紳豪族的手段推行至他們所在之地。

一時之間,各地士紳豪族內部人心惶惶,往日裡的驕橫跋扈之態蕩然無存,紛紛尋思著如何應對這可能降臨的災禍,或暗中商議對策,或試圖攀附權貴以求庇護,整個士紳豪族階層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士紳豪族旋即籌措銀錢,大肆收買官員。

那些被收買的官員,在朝會之上,紛紛出列上奏。

一人高聲道:“陛下,常孤雛於山東之所為,實乃過分。孔家獲罪,自當懲處,可其餘士紳豪族,並未犯錯,實屬無辜,常孤雛此舉,恐寒了天下士紳之心呐。”

其餘官員亦隨聲附和,朝堂之上一時議論紛紛,皆求朱元璋能出麵製止常孤雛之舉。

待朝會之時,劉伯溫邁步出列,神色凝重,雙手將那罪證高舉過頭,呈給朱元璋,說道:“陛下,常孤雛送來山東士紳豪族諸多罪證,其上所列惡行,觸目驚心,足見他們並非無辜。”

朱元璋接過,細細查看,臉色愈發陰沉。

那些方才為士紳豪族進言的官員,見狀皆麵露懼色,不敢再語。

朱元璋目光如電,掃向那幾位方才還振振有詞的官員,冷冷問道:“怎麼?這便不說話了?方才替士紳豪族喊冤時,那股子勁頭哪去了?”

官員們皆低頭不語,大氣也不敢出,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有官員硬著頭皮,壯起膽子道:“陛下,這些罪狀恐是遼國公常孤雛蓄意構陷。若無確鑿鐵證,怎能輕信?”

言罷,額頭已沁出豆大的汗珠,眼神中滿是忐忑。

旋即,楊憲自袖中掏出證據,恭敬上前呈予朱元璋。

隻見他神色沉穩,雙手遞上物件。

那些方才還替士紳豪族說話的官員,心中暗恨,紛紛咬牙切齒,暗罵楊憲多事,壞了他們的盤算,卻又不敢公然表露,隻得麵露尷尬,垂頭喪氣地站著,忐忑不安地等待朱元璋發落。

朱元璋目光冷峻,直視著這些官員,沉聲道:“罷了,你們都給咱講清楚,收受了那些士紳豪族多少好處?”

這些官員哪肯輕易認罪,紛紛叫嚷著喊冤。一人急赤白臉道:“陛下明鑒呐,臣等一心為公,絕無收受好處之事,實是憂慮常孤雛行事過激,恐亂了朝綱、失了人心呐!”

其餘官員也隨聲附和,一口咬定並未受賄,皆是為朝廷社稷著想,企圖蒙混過關。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哼,還嘴硬不肯說麼?莫要等被押去詔獄,才想起交代,屆時可就遲了。”

其中有一兩個官員,實在承受不住這般威壓,雙腿一軟,“撲通”跪地,涕淚橫流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臣等糊塗,收了士紳豪族的錢財,才在朝堂上為他們說話。他們許給臣黃金千兩,隻求陛下從輕發落呀!”

朱元璋長歎一聲,滿臉怒色與失望,斥道:“瞧瞧,這便是你們為官之道?竟墮落成這般醃臢模樣!”

朱元璋怒目而視,罵道:“你們讀的那些聖賢書,怕都沾染了一身銅臭,全無半點清正廉明之氣!”

朱元璋怒喝一聲,大手一揮:“來人,將這些官員給朕押下去!”

言罷,便有侍衛上前,架起那些官員,將其帶離朝堂。

朝堂之上,經此一番變故,頓時空落許多。

餘下諸臣,皆低著頭,大氣也不敢出,殿內一片死寂,隻聞得眾人微微的呼吸之聲。

人人心中忐忑,生怕引得朱元璋怒火,禍及自身。

朱元璋氣得夠嗆,大手一揮,怒聲道:“罷了!今日便散朝!”

言畢,拂袖而去。

眾臣這才敢悄悄抬頭,隨後紛紛躬身退下。

未幾,劉伯溫與李善長聯袂求見朱元璋。

二人至宮門外,恭恭敬敬等候通傳,一心求見聖上,似有要事相商。

朱元璋聞報,傳二人覲見。

待劉伯溫與李善長入殿行禮畢,朱元璋開口問道:“二位前來,所為何事?”

李善長恭敬作揖,憂心道:“陛下,此次涉及官員數目著實不少,恐各地諸多政務,皆要停擺。地方諸事繁雜,若無官員妥善處置,恐生亂象,還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未理會李善長,轉頭看向劉伯溫,問道:“伯溫,你對此事有何見解?”

劉伯溫拱手作禮,神色鄭重道:“陛下,當務之急,乃是儘快補充官員。各地政務繁多,若不及時填補空缺,恐生禍端,於社稷不利。”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在二人身上流轉,問道:“你二人既知此事緊要,可有解決之法?”

李善長趕忙躬身,進言道:“陛下,臣以為不妨對天下讀書人網開一麵,可緊急舉辦科舉,如此或能廣納賢才,解當下官員短缺之急。”

朱元璋搖首拒絕此議,沉聲道:“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已懲處那些讀書人,如今又改口,豈不是朝令夕改,有失朕之顏麵?”

李善長忙再拜,懇切道:“陛下,然當以大局為重,天下黎庶為念呐。目下政務急待處置,若因循固執,恐誤國事,還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轉首看向劉伯溫,問道:“伯溫,你意下如何,覺得此提議可行否?”

劉伯溫躬身行禮,道:“陛下,臣讚同陛下所言,不可對犯事讀書人網開一麵。然臣以為,可令遼東學子趕赴各地就任。遼東學子行政之能,眾人皆見。今時遇此情形,不妨一試。”

李善長趕忙拱手,麵露憂色道:“陛下,此舉不妥啊!若如此,各地官員皆出自遼東一脈,恐生弊端。地方勢力易成朋黨,不利於朝廷製衡,還望陛下三思。”

劉伯溫拱手說道:“何來‘遼東一脈’之說?遼東學子,皆陛下之臣民。陛下可對遼東學子舉行殿試,如此一來,彼時那些學子便為天子門生,忠心皆係於陛下。”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發個微信去天庭 嬌雌穿成假千金,和大佬們通感了 十國俠影 貓仙事務所 雪將儘 真千金她通地府 穿越七零做嬌妻,禁欲兵王放肆寵 金雀花與荊棘鳥 通感絕嗣京少,小孕雀帶崽瞞不住了! 快穿之炮灰逆襲成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