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之地,水力發電實驗既成,遂於此事續加拓展研求。
與此同時,常孤雛令研究院鑽研蒸汽機。與之相關的技術典籍,常孤雛已然換取到手。平日裡學校所授知識,此刻亦為可用。當下,也到了開發蒸汽機之時。
常孤雛深知,蒸汽機若研發成功,對戰船改造而言,意義非凡。
彼時的戰船,多以風力、人力為動力,行船速度與機動性大受限製。
而蒸汽機一旦應用於戰船,將使戰船擺脫對風力的過度依賴,無論逆風順風,皆能穩定航行,極大提升戰船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其強大動力可驅動戰船快速穿梭於海麵,搶占先機,對戰局勝負影響深遠。
至於工坊動力設備的更換,亦有著諸多好處。
傳統工坊依靠人力或畜力驅動器械,效率低下,產量有限。
引入蒸汽機作為動力源,各類工坊器械將得以高效運轉。
以紡織工坊為例,蒸汽機帶動紡織機,能使紡織速度成倍提升,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產品產量,還能提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如此一來,工坊可承接更多訂單,創造更多財富。
常孤雛當機立斷,決定更換工坊動力設備。
他選定一處更為寬敞、交通便利的新址作為工坊,便於運輸大型蒸汽機設備及原材料。
新工坊將以蒸汽機為核心動力,重新規劃布局,合理安排生產流程。
常孤雛期望通過這一係列舉措,在提升工業生產水平的同時,為日後的軍事裝備升級奠定堅實基礎,擁有更為強大的競爭力,在時代的浪潮中穩行。
今遼東之地,於煤礦與石油開采,已然積累相當技術。
煤礦開采,礦工們熟練掌握巷道掘進、采煤工藝,提升出煤效率;石油開采方麵,鑽井技術不斷精進,出油量穩步增加。
此二者,為蒸汽機研發提供堅實物質與技術支撐。
蒸汽機,實乃大勢所趨。
煤礦所產煤炭,可為蒸汽機提供優質燃料,確保動力持續供應。
石油經提煉所得燃油,亦能作為替代能源,拓寬蒸汽機能源路徑。
且以當前遼東工業發展態勢,無論是工坊器械運轉,還是交通、軍事裝備革新,對高效動力裝置需求極為迫切。
蒸汽機一旦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工坊生產將迎來巨大變革。
以往依賴人力、畜力的繁重勞作,皆可由蒸汽驅動的機械代勞,生產效率必將大幅提升,產品數量與質量亦能更上一層樓。
在交通領域,蒸汽動力車船可加速人員與物資流動,促進遼東與外界交流。
軍事方麵,戰艦若裝備蒸汽機,機動性與戰鬥力將顯著增強,於保家衛國、拓展勢力意義非凡。
是以,在遼東現有煤礦、石油開采技術積累之上,全力推進蒸汽機研發,乃順應時代之舉,關乎遼東未來興衰,勢在必行。
朱元璋聞知遼東竟建有水力發電站,心中頓生好奇之意。
錦衣衛呈報時,雖言語簡要,卻已引得他心癢難耐。
那水力發電站,依錦衣衛所言,以水之勁力轉動器具,竟能生出神奇之光,照亮屋舍,還可驅使諸多新奇器械運作。
朱元璋自登基以來,曆經無數奇事,然這般聞所未聞之物,著實令他心動。
他暗自思忖,這水力發電站若能為大明所用,不知可給百姓生計、國家發展帶來何等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