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商會領命之後,迅速運轉起那龐大且隱秘的情報網絡。
商會之人,憑借著多年在各地積攢下的人脈,三教九流皆有聯絡,消息如流水般,從晉地的各個角落彙聚而來。
不過數日,便有了成果。
他們從繁雜的消息中,梳理出白蓮教的些許線索,又經反複核實,大致確定了一些白蓮教人員及他們的藏身地點。
然而,商會深知白蓮教背後勢力錯綜複雜,貿然行動恐打草驚蛇。
於是,商會趕忙差人分彆向秦王朱樉與晉王朱棡回話。
見到秦王,來人恭敬說道:“王爺,白蓮教線索已尋得一二,隻是此教詭譎多端,背後或有大謀劃。此時動手,不過抓些小嘍囉,要釣大魚,還需放長線。還望王爺稍安勿躁,靜候時機。”
在晉王府,來人亦如此回複晉王:“王爺,我商會已探出白蓮教些許端倪。但他們根基不淺,此刻若輕舉妄動,怕是難以連根拔除。還請王爺耐住性子,容我等再做籌謀,以求一網打儘。”
朱樉與朱棡聽後,雖心急如焚,卻也明白商會所言有理,隻能暫且按捺住,等待那合適的時機。
白蓮教眾雖說平日裡行事詭秘,但此番被萬民商會暗中盯上,難免生出異樣之感。幾個頭目湊在一處,皆是一臉凝重。
其中一人低聲說道:“最近這情形,總覺著不大對勁,好似有雙眼睛在暗處盯著咱們。”
另一人點頭附和:“不錯,我也有此感,前幾日我手下兄弟瞧見幾個生麵孔,在咱們據點附近晃悠,形跡十分可疑。”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覺得危險臨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一個年長些的頭目皺著眉頭,緩緩開口:“莫不是官府察覺到了什麼?若真是如此,此地怕是不宜久留。”
此言一出,眾人皆陷入沉思。
轉移意味著要放棄苦心經營的據點,可若不轉移,一旦被官府圍剿,後果不堪設想。
短暫的沉默後,有人提出異議:“轉移談何容易,咱們這麼多人,還有諸多物件,動靜一大,豈不是自曝行蹤?再者,往哪轉移?新地方又是否安全?”
一時間,眾人爭論不休,拿不定主意。
最終,為首的頭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說道:“此事關係重大,不可倉促決定。咱們再觀察幾日,看看情況,若真有危險,再做轉移打算。”
眾人聽後,隻得點頭稱是,各自散去,卻也都暗自警惕起來,隻盼這波危機能夠平安度過。
晉商與士紳豪族瞧著秦王、晉王近日對白蓮教突然上心,心中不禁疑竇叢生。
一眾晉商聚於一處,滿臉憂慮。
其中一富態商人皺著眉道:“你們說,這秦王、晉王咋突然對白蓮教這般在意?莫不是出了什麼岔子?”
另一人接口道:“我也正奇怪呢,平日裡他倆可沒這般大動作,如今突然興師動眾,不會是咱們跟白蓮教往來的事被察覺了吧?”
眾人麵麵相覷,皆從對方眼中看到擔憂。
士紳豪族這邊同樣人心惶惶。
一老學究模樣的豪族皺眉思索道:“秦王、晉王此舉定有緣由,白蓮教之事向來隱秘,怎就突然引得二位王爺如此重視?”
旁邊一人憂心忡忡道:“萬一因白蓮教牽連到咱們,那可如何是好?”
他們既怕與白蓮教勾連之事敗露,又猜不透秦王、晉王心思,一時間,晉地的晉商與士紳豪族們,皆在這疑雲之下忐忑不安。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