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遼東出身的官員被這訓斥,頓時怒從心頭起,也不顧許多,對著浙東集團官員便罵道:“你們這群腐儒!整日把聖人經典掛在嘴邊,卻不知變通。昔日宋室,一味尊崇儒學,重文輕武,對遼、金屢求和議,年年歲幣,可結果如何?還不是國土淪喪,百姓遭殃!”
他怒目圓睜,又道:“看看當下現實,韃靼、瓦剌屢屢犯邊,你們還想著靠幾句仁義道德去感化他們?這不是癡人說夢麼!你們的儒學,不過是紙上空談,於保家衛國毫無用處,簡直誤國誤民!”
那遼東出身的官員越說越氣,手指著浙東集團的官員,言辭如刀般繼續罵道:“你們這群所謂的儒生,太平之時,滿口仁義道德,拿著聖人經典高談闊論,仿佛天下儘在你們掌握,治國理政就靠你們那幾句酸腐言論。”
“可一旦亂世來臨,外敵入侵,你們又成了什麼樣子?隻知一味求和,貪生怕死,全然不顧百姓疾苦、家國安危。一副膽小怯懦的嘴臉,與太平時期那副自命不凡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平日裡把儒學吹得天花亂墜,真到了該用的時候,卻拿不出半點有用的辦法,不過是些欺世盜名之輩,實在讓人不齒!”
那大儒被這一番話氣得渾身發抖,臉色鐵青,手指著那遼東出身的官員,怒喝道:“你這狂徒!竟敢如此詆毀聖人之道,詆毀我等儒生。你可知從古至今,儒學乃治國安邦之根本,多少賢君名臣皆以儒學為綱,方有天下太平之時。你這等粗鄙之人,不知聖賢之理,隻知舞刀弄劍,還敢在此大放厥詞,簡直是大逆不道!”
他轉身麵向朱元璋,躬身拜倒,大聲道:“陛下,此等狂悖之徒,若不嚴加懲處,恐壞了朝堂風氣,亂了天下人心。還望陛下聖裁,治他個汙蔑儒學、擾亂朝綱之罪,以正視聽!”
朱元璋臉色一沉,對著那遼東出身的官員喝道:“你這莽夫,說話也該有個分寸,朝堂之上豈容你如此放肆!”
眾人皆以為朱元璋要嚴懲這官員,卻見他話鋒一轉,目光炯炯,朗聲道:“但話說回來,這遼東官員所言也非全無道理。如今韃靼、瓦剌犯我邊境,侵擾百姓,此等惡行,人神共憤。這仗,必須得打下去,唯有將他們打怕了,我大明百姓方能安居樂業,江山社稷才能穩固!誰若再敢言和,動搖軍心,休怪朕不客氣!”
那浙東集團的官員們一聽,趕忙齊齊出列,為首的大儒躬身一拜,言辭懇切道:“陛下,萬萬不可啊!這打仗之事,勞民傷財,生靈塗炭。如今四海初定,百姓方得些許安寧,若再興戰事,恐民心不穩,於國不利啊。”
另一官員也急忙附和:“陛下明鑒,我等知遼東常受侵擾,但如今應以安撫為上,若一味動武,隻會讓戰事綿延,損耗我大明國力。還望陛下三思啊!”
又有官員跟著勸道:“陛下,儒家之道,以和為貴,能不動刀兵,還是不動為好。若能以仁義感化外敵,使其稱臣納貢,方為上策,何必大動乾戈,讓將士們白白送命,百姓受苦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懇請朱元璋收回成命,莫要再興戰事。
那遼東出身的官員一聽浙東集團官員勸阻,頓時冷笑一聲,大聲道:“汝等既如此推崇議和,力主儒家感化之道,莫若汝等親赴前線,去那韃靼、瓦剌營帳之中,以汝等之仁義道德,感化教化他們,叫他們乖乖退兵,如何?”
這些官員一聽,頓時臉色煞白,一個個噤若寒蟬。
讓他們去前線麵對如狼似虎的韃靼、瓦剌,那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
平日裡動嘴皮子侃侃而談還行,真要付諸行動,誰都清楚那是九死一生。
去了前線,刀劍無眼,隨時可能丟了性命,故而沒一個人敢再言語。
朱元璋將眾人這副模樣瞧得真切,心中暗自冷笑,也不多言,隻是一甩衣袖,高聲道:“今日朝會便到此,退朝!”
言罷,便轉身往後殿走去。
浙東集團官員垂頭喪氣,沒能勸住朱元璋,心中滿是憤懣。
他們暗自咬牙,恨那遼東官員壞了好事,又氣劉伯溫等主戰派頑固,滿心不甘卻又無計可施,隻能各自心懷怨懟,默默散去。
浙東集團一眾官員心有不甘,聚在一起商議後,便暗中指使手下之人,四處探尋那遼東出身官員的把柄。
若實在找尋不到,便打算捏造些罪名,勢要給他點厲害瞧瞧,好出出心中這口惡氣,以報複他在朝堂上讓眾人下不來台之舉。
且說那一日,遼東特勤組幾人徑直來到那遼東出身官員的府邸。他們見到官員後,恭恭敬敬遞上一份材料,說道:“大人,這裡麵皆是那些浙東集團文官的把柄,您且過目。”
那官員接過材料,心中一驚,忙看向來人,問道:“此乃國公爺的意思麼?”
特勤組成員忙道:“非也,非是國公爺的意思。實是近日那幫人欲要栽贓陷害大人,我等奉了上頭之令,特來給大人送這些材料,待過些時日,大人便可依此反擊。”
那官員緩緩點頭,神色凝重道:“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這幫人對付政敵,手段果真是毫無底線。”
不多時,特勤組便告辭離去。
這官員獨自在府邸之中,來回踱步,腦海裡盤旋著如何利用手中材料,好好應對浙東集團官員即將到來的發難。
數日後朝會,浙東集團官員出列,直指那遼東出身的官員,高聲奏道:“陛下,臣等彈劾此人,其銀錢來源不明,恐有貪汙受賄之嫌,望陛下徹查!”
朱元璋聽聞,眉頭微皺,看向那彈劾的官員,問道:“你且說來,有何不妥之處?”
浙東集團官員趕忙躬身,說道:“陛下,此人每月花銷約摸三十兩銀子,可他那俸祿,壓根兒支撐不起這般花費,其中定有貓膩,不是貪汙受賄又是什麼?”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