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的官員,將安南與占城使者前來之事,如實上奏朝廷。
朝會上,禮部侍郎站出身來,稟道:“陛下,前幾日,占城與安南使者皆來,欲求見陛下。”
朱元璋眉頭微蹙,問道:“此時尚非諸國朝貢之時,緣何占城與安南使者前來?卿可知他們所為何事?”
禮部侍郎趕忙將占城王子所寫奏表呈上。
朱元璋接過展開一瞧,臉色一沉,怒聲道:“安南好大的膽子,竟敢興兵攻打占城!”
占城向來對大明恭順有加,歲歲朝貢,本本分分。
如今遭安南欺淩,這安南分明沒將大明放在眼裡。
朱元璋心想,若不加以處置,大明威嚴何在?周邊附屬小國又會如何看待?
隻是此事也不能草率決斷,朝堂之上,還需與眾臣商議一番,看看如何應對。
隻見朝堂之上,那些暗中收受了安南使者好處的官員,一個個心懷鬼胎,相繼出列。
其中一位官員躬身道:“陛下,依臣看來,此事並非安南無端生事,實是占城先挑起事端,惹惱了安南,這才引得安南出兵。”
另一官員趕忙附和:“是啊陛下,聽聞占城近來行事多有不檢,對周邊多有侵擾,安南此舉,恐怕也是無奈之舉。”
這些官員你一言我一語,將安南描繪成受了委屈被迫反擊的一方,對占城諸多汙蔑。
他們收了錢財,全然不顧事實真相,一心隻想替安南開脫,誤導聖聽,好讓大明對占城的求援置之不理,從而遂了安南的心願。
朝堂之中,這幫朝臣心思全不在占城與安南的戰事上。在他們眼裡,兩國相爭,不過是撈取好處的契機。
他們私下裡盤算著,隻要能從安南使者那拿到足夠的財寶,哪管占城百姓水深火熱,安南如何恃強淩弱。
於他們而言,自身利益才是重中之重。
占城與安南打得天翻地覆,隻要不波及大明本土,又與他們何乾?
為了保住到手的利益,在朝堂上,他們便昧著良心,顛倒黑白。
將占城描述成挑釁方,為安南的侵略行徑開脫。
全然不顧大明一貫秉持的公正,也不在乎附屬國之間應有的秩序,隻盼著能繼續從這混亂中謀取私利,絲毫不把家國大義放在心上。
隻見楊憲整了整朝服,從容出列,躬身奏道:“陛下,目下關於占城與安南之事,各方說辭不一,究竟孰是孰非,黑白難辨。臣以為,不可僅聽片麵之詞。
須得宣見占城使者與安南使者,當麵問詢,讓他們各自呈明緣由,再詳加剖析,如此方能辨明真相。
若僅聽憑部分朝臣之言,恐有偏誤,難還事實公道。
陛下向來聖明,斷事公正,隻有親見兩方使者,細查根由,方能做出妥善裁決,既顯我大明公正之態,又可解兩國紛爭,使各方心服口服。”
朱元璋聽了,頷首稱是,覺著楊憲所言在理。遂即吩咐禮部官員:“下朝後,速去鴻臚寺,告知占城、安南兩國使臣,明日前來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