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有幾個國家的商人,也來了咱大明。他們先到了應天,後來得知遼東情形,便乘船往遼東去了。
西域商人到了遼東,發覺這兒盤查、盤問的事項不少,卻並未有人訛詐他們銀錢。
如此,西域商人覺著有驚無險,不禁感歎此地官場吏治竟這般清明。
金州外貿衙門的人,將那西域商人帶至府衙,做了報備,還辦了臨時通行文書。
這臨時通行文書,隻許他們在遼東待得半月,期限一到,便需離去。
幾個西域商人聚在一處,忍不住吐槽起來。
其中一人皺著眉頭道:“這遼東規矩著實古怪,給咱的臨時通行文書竟隻許待半月。咱大老遠來此,剛熟悉些情形,這就要走,如何能成?”
另一人也跟著抱怨:“是啊,咱本想好好看看這遼東有何商機,多談幾筆買賣,可這時間緊巴巴的,啥事兒都難辦。”
又一人無奈搖頭:“雖說此地吏治清明,可這規矩太不周全。半月時間,貨物都難交割清楚,更彆說拓展生意了。咱從西域趕來,一路辛苦,卻隻能匆匆而過,實在可惜。要是能多給些時日,也好讓咱大展身手,與遼東多做些貿易,對兩邊都有益處,怎就不通融通融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皆是對這臨時通行文書期限太短的不滿。
一眾西域商人正為那僅半月期限的臨時通行文書發愁抱怨時,一位稍顯精明的西域商人站了出來,開口說道:“諸位莫要隻顧著抱怨,咱不妨去那外貿府衙詢問一番,看看是否還有其他法子能讓咱們多逗留些日子。說不定衙門裡的老爺們能體諒咱遠道而來,做點通融。”
其他商人聽了,先是一愣,隨即有人點頭稱是:“這倒是個法子,總比在這兒乾著急強。”
“對呀,去問問,說不定能有轉機。”
眾人附和道。
於是,他們收拾一番,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前往外貿府衙。
一路上,大家還在商量著見到府衙官員該如何說辭,怎樣才能打動對方,讓他們放寬期限,好能在遼東多尋些商機,做成幾筆買賣。
一眾西域商人來到外貿府衙,誠惶誠恐又滿是期待。
見了府衙官員,趕忙將心中困惑道出,盼能多留些時日。
官員耐心解釋:“諸位有所不知,此規矩並非故意刁難。遼東近來發展迅猛,各地往來之人眾多。若不限定時日,怕秩序大亂。半月期限,既能讓諸位領略遼東商機,又能保本地安穩發展。且各地情形不同,需循序漸進。日後貿易順暢,規矩或有鬆動。”
西域商人們聽了,心中恍然大悟,雖仍覺時日緊張,卻也理解了這規矩背後的緣由。
官員這般說道:“若諸位在遼東有投資之舉,倒也可酌情延長逗留時日。”
眾西域商人聽聞,不禁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思量這其中利弊與可行之道。
他們才剛到遼東,雖說瞧出此地一片繁榮景象,可投資這等大事,關係重大,容不得半點兒馬虎,還需好好掂量、慎重考慮。
畢竟人生地不熟,貿然投資,風險難測。得先摸清楚這裡的門道,再做定奪才是。
西域商人忙道:“官爺,這事兒關係重大,我等還需從長計議。”
外貿府衙官員道:“理應如此,這幾日你們儘可四處走走,了解下遼東產業,瞧瞧有無感興趣之處,也好做投資打算。”
西域商人連聲道:“好好,多謝官爺解惑。咱這便告辭,官爺您忙著。”
言罷,便恭敬退下。
衙門裡其他同僚念叨起來:“公爺提的這引入外資之事,著實難辦。且不說來咱這兒的外商本就不多,單說讓他們在咱這異國他鄉投資,任誰心裡頭多少都會有些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