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密室,把情況一說,眾人麵麵相覷,最後都泄了氣。
連劉伯溫都這般態度,看來是真的沒指望了。
他們哪裡知道,劉伯溫送走侍郎,便讓人把此事報給了錦衣衛。
他雖為浙東人,卻分得清是非,絕不肯與這夥人同流合汙。
這一趟走動,反倒讓他們的處境更添了幾分艱難。
朱元璋在宮裡聽了錦衣衛的回報,得知劉伯溫不僅拒見浙東集團的人,還把事情捅了上來,不由得笑出了聲。
他放下手中的朱筆,對身旁的太監道:“這老劉,倒是越老越精了。”
太監賠笑道:“劉大人一向謹慎,從不沾這等是非。”
朱元璋點點頭,嘴角仍帶著笑意:“他是個明白人。浙東那夥人想拉他下水,真是打錯了算盤。這老家夥,早就看透了其中的關節,知道什麼該沾,什麼碰不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想起往日裡,劉伯溫雖與浙東同鄉,卻始終保持著距離,朝堂上從不結黨,凡事隻論是非,不徇私情。
這次也一樣,明知對方打著同鄉的旗號來求,卻半點不含糊,既拒了請托,又把消息遞了上來,既避了嫌疑,又儘了臣子本分。
“謹慎是好事,”朱元璋道,“在這朝堂上混,不謹慎些,早晚要栽跟頭。他能這般行事,倒省了朕不少心。”
說著,他拿起那份奏報,看了看劉伯溫的回話,愈發覺得滿意。“看來,這老劉頭心裡跟明鏡似的,誰也彆想把他拖進渾水裡。”
一旁的太監附和道:“陛下說得是,劉大人這是明哲保身,也是忠心護主。”
朱元璋笑了笑,沒再言語,心裡卻對劉伯溫多了幾分讚許。
這老臣,果然沒讓他失望。
浙東集團的官員們被逼到絕路,一個個如同困獸,眼裡都透著瘋狂。
密室裡,那侍郎拍著桌子嘶吼:“橫豎都是一死,不如拚了!浙東衛所的軍將,多是咱們同鄉舊部,若是能說動他們反了,或許還有條活路!”
旁邊幾個官員聽了,臉色煞白,卻也有人動了心。
一個主事顫聲道:“衛所的張指揮,當年受過大人恩惠,若是派人去說,說不定……說不定能成?”
“成不成也得試!”另一個官員咬著牙,“總好過坐在這裡等死!咱們手裡還有些金銀,拿出去打點,再許他們高官厚祿,不信他們不動心!”
幾人越說越急,竟真的開始盤算起來:誰去聯絡衛所,誰負責籌備糧草,甚至連如何趁著夜色突襲京城都胡亂議了幾句。
他們像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全然忘了浙東衛所是朝廷的軍隊,豈是說反就能反的。
有個膽小的官員哆哆嗦嗦道:“衛所裡都是朝廷的兵,真要反了,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他們……他們敢嗎?”
“事到如今,由不得他們不敢!”侍郎眼露凶光,“咱們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再把宮裡的事往壞處說,就說陛下要對浙東人趕儘殺絕,他們為了自保,也得跟著咱們乾!”
當下便寫了密信,派了個心腹連夜趕往浙東衛所。
那人揣著信,一路心驚膽戰,卻不知這一切早已落入錦衣衛眼中。
毛驤得到消息,冷笑著讓人跟上,隻等著看他們如何玩火自焚。
浙東集團的官員們還在密室裡做著殊死一搏的美夢,卻不知他們這荒唐的念頭,不過是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衛所的軍將豈是他們能輕易策反的?
這步險棋,終究成了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