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出海選拔會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85章 出海選拔會

第85章 出海選拔會(1 / 1)

終歸是要出發的,陳太初出發前的幾天,王大郎家、王鐵柱家、柳家、陳家、都是熱鬨非凡,雖然對於各族的人都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但是因為陳太初要出海,各家都表示要踴躍參與。

陳太初站在柳氏宗祠那古樸的青石院裡,四周彌漫著一股靜謐而莊重的氣息。

他穩穩地支起八仙桌,桌麵平整光滑,仿佛承載著歲月的記憶。

柳德柱坐在桌旁,手中的算盤珠子被他撥弄得劈啪作響,那清脆的聲音在院裡回蕩,震得簷下的銅風鈴也跟著叮當亂晃,仿佛在演奏一曲獨特的樂章。

陳守拙則捧著族譜,蹲在門檻上,老花鏡片上不知何時沾上了些許柳絮。

他的目光透過鏡片,仔細地在族譜上搜尋著,手指緩緩劃過“陳氏鍛冶十三房”的名錄。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個滿臉炭灰的漢子跟前,那漢子看上去樸實憨厚。

陳守拙抬起頭,眼中帶著幾分期許,問道:“陳家老七,你爹當年在清河碼頭打的那套連環鎖,還能開不?”

那漢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二話不說,伸手摸出一根鐵簽子,熟練地捅進祠堂的銅鎖。

隨著“哢噠”一聲脆響,鎖芯彈開,那聲音清脆悅耳,驚飛了梁上棲息的春燕。

燕子撲騰著翅膀,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仿佛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所驚擾。

柳氏族人挨個兒從柳德柱的算盤下“過篩”。

賬房先生將南洋海圖鋪展在桌麵上,海圖上繪製著複雜的航線和神秘的海域,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他專挑那些看上去機靈、可能會看星象的後生,提出一個又一個刁鑽的問題:“子醜寅卯兌多少?”

有些後生被問得一愣,答不上來,隻能無奈地被發去扛貨,為即將到來的行程做準備。

而那些思維敏捷、回答迅速的,則有幸領到一塊刻著齒輪紋的竹牌。

這竹牌看似普通,卻仿佛是開啟未知旅程的鑰匙。柳德柱的侄兒柳三郎,想耍個小聰明,偷偷地偷看袖裡藏著的《九章算術》,企圖從中找到答案。

然而,老賬房的眼睛可尖了,一眼就識破了他的小把戲,二話不說,拿起算盤柄就敲了他的手背,嚴肅地說道:“海上可沒書給你抄!”柳三郎吃痛,趕忙縮回手,臉上露出一絲尷尬。

陳守拙那邊的場景則更加熱鬨非凡。

陳家鐵匠鋪的學徒們個個赤膊上陣,肌肉賁張,奮力地掄著鐵錘。

砧台上燒紅的鐵條在鐵錘的敲打下,濺出點點火星,仿佛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他們將鐵條鍛成巴掌大的船錨模型,每一個模型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

其中有個精瘦的漢子,手藝尤為精湛,竟在錨尖鏨出了螺紋。

陳守拙眯著眼睛,仔細地瞧著他掌心厚厚的繭子,心中已然明白了幾分,笑著說道:“你這手活,是在軍器坊偷學的吧?”那漢子嘿嘿一笑,也不否認,從褲腰處掏出一個袖珍齒輪組。

當他輕輕轉動齒輪,齒牙相互咬合,竟轉出了滄瀾號的輪廓,栩栩如生,讓人不禁讚歎他的心靈手巧。

就在這時,王奎領著王鐵柱擠進了人群,兩人吃力地抬著一口樟木箱。

箱子看上去沉甸甸的,裡麵碼放著雪魄糖熬製用的銅漏勺、鐵鍋等器具。

這些器具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甜蜜的故事。

王鐵柱的兒子王思初,手裡攥著木雕火銃,在院子裡興奮地跑來跑去。

那火銃的槍管裡塞著麥芽糖,一不小心,糊了李鐵牛一後背。

李鐵牛像個黑塔似的,正抱臂立在祠堂角。嶽飛的鎏金腰牌在他腰間晃蕩,牌上“精忠”二字被磨得發亮,仿佛在彰顯著主人的忠誠與榮耀。

“嶽大人讓俺盯著你吃飯睡覺。”李鐵牛甕聲甕氣地拍著胸脯,那聲音如同洪鐘一般,震落了肩頭的柳絮。

說完,他抽出腰間的鐵尺,在院子裡舞了個漂亮的花。

鐵尺帶起的風聲呼呼作響,掃落了三丈外枝頭的青棗。

那棗核不偏不倚,正好釘進柳德柱的算盤框,驚得老賬房趕忙扶正眼鏡。

柳德柱看著算盤框上的棗核,又看看李鐵牛,忍不住說道:“好你個黑廝,算你一個!”

隨著時間的推移,暮色漸漸染紅了族譜。

陳太初撚著三十枚竹牌,神色莊重地立在香案前。

柳氏有十二人腰纏星圖繩結,他們眼神堅定,仿佛肩負著探索星辰大海的使命;陳氏十八人佩著齒輪銅符,那銅符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象征著他們精湛的技藝傳承。

王鐵柱父子守著糖坊秘器箱,仿佛守護著家族的珍貴寶藏。

李鐵牛則把嶽飛贈送的《武經總要》殘本小心翼翼地塞進了行李縫,那殘本承載著嶽飛的期望和智慧。

祠堂裡的燭火搖曳,映照著滄瀾號的船模,帆影在青磚地上搖曳,宛如真實的船隻在大海中航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守拙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摸出一塊帶牙印的糖餅。那正是陳太初政和元年進學時,王大郎偷偷給他的糖餅。

陳太初在走之前又分彆給身在官府的人與經商的人開了一個會。

宣和二年六月初一,陳太初給嶽飛,陳得勝、陳化啟、張猛、趙虎等人做了一個餞行宴,因為這些人隔天就會去雄州、真定府、大名府各地就職,這裡他給嶽飛說,大名府的軍器坊是重中之重,在自己沒有消息之前,對於水力機械還有燧發槍等物資,不要再進一步的生產,因為這些東西雖然可以增強戰鬥力,但是架不住被彆人利用。一定要好生保管,必要時可以摧毀。

給陳德勝、陳化啟、張猛、趙虎說,滄州的港口要多加照顧,另外賈進部分要儘快吸納,雄州的榷場要保證平穩,留你們再那裡,就是為了平穩北方,真定府的流民要儘快安置,過不了多久,漕幫就會從南方運回高產稻米,如果再水係發達的地方,可以種植,產量要比農民的要高很多。

最後就是給老漁夫,還有老鐵匠兩個王員外說,糖酒產量不用多,隻需要夠你們生活就行,不然會引人嫉妒,你們的量小,不妨礙誰,是要給錢,彆人包圓抬價也行,不要起衝突,安全為主。雖然有太子回護,終究不要太引人注目。

自己這一走,估計短則一年半載,長則三五年,如果有什麼需求,可以找漕幫或者滄州的港口幫忙。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穹鐵道:被稱為活體奇物這件事 改命來財 資本家大小姐家屬院帶崽,京少天天哄 預知未來的我,心聲被竊聽了 一路行之神傳 速通武林,拳鎮諸天! 賭癡開天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自請廢太子 神幻星宇之十二星聖 穿進獸世禦獸,我的動物園太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