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雨霽新晴。
陽光刺破雲層,將洱海水麵映照得如碎裂琉璃。
崇聖寺巍峨的三塔沐浴在金光之下,莊嚴肅穆。
五華殿內,巨大的金身佛像俯視著下方芸芸眾生。
殿內陳設華麗,佛幡經幢交織,段和譽一身素色王袍,頭戴那頂沉重的金翅鳥王冠此時看去更像枷鎖),坐在殿左主位,麵色蒼白中帶著一絲病態的潮紅,目光急切地搜尋著殿門入口。
高明量則坐於右首偏上之位,氣度雍容,仿佛他才是這殿堂真正的主人。
下方左右分彆坐著段氏宗親與高氏核心僚佐、各部頭人,涇渭分明。
梵唄聲中,趙明誠夫婦被高明量親自引入大殿。
趙明誠手捧天子玉節,身著大宋正使官袍,舉止端方,風姿清朗。
李清照以輕紗覆麵,安靜侍立其後,儀態從容,不見絲毫怯場。
“大宋皇帝欽差大臣、大理宣慰安撫使趙明誠,奉天承運,持節冊封大理國主段正嚴,以慰藩屬,以正綱常!”
趙明誠清朗的聲音響徹大殿,隨著內侍層層宣讀敕書,那份象征天命所歸的玄色金線織就的詔書被緩緩展開。
大殿的氣氛壓抑到幾乎凝固。
段和譽激動得雙唇顫抖,眼圈微紅。
高明量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欣慰”微笑,眼神深處卻一片冰冷算計。
許多高氏一係的頭人麵上難掩憤懣輕蔑。
冊封禮畢,段和譽強抑激動,依禮設宴款待天使。
絲竹聲起,舞姬入場,腰肢曼妙,舞姿奇詭。
段和譽為顯風雅亦為借機拉攏親近),命座中文士賦詩以慶。
早有幾位依附高氏的、在大理也算有名的文士上前獻詩,詞藻華美堆砌,卻儘是對大理風物的陳俗詠歎與“太平氣象”的蒼白歌詠。
高明量微笑頷首,似乎頗為滿意這等捧場。
段和譽臉色愈發尷尬,目光頻頻轉向趙明誠夫婦。
趙明誠心知其意,溫言道:“夫人偶得幾句,未成篇什,不敢獻醜。”
高明量身旁一位心腹文官卻笑道:“久聞大宋李夫人詞名無雙,冠絕天下!今良辰美景,天使與王爺同慶,夫人何吝珠玉?也讓我等南鄙小邦,領略中原風雅之萬一!”
李清照帷帽下的目光沉靜如水。
她緩緩起身,並未推辭,聲音清越穿透樂聲:
“雕風鏤月,不過尋常筆墨。
今奉使萬裡,得見滇池煙水,點蒼峰雪,更感造化蒼茫,時局如棋。
妾身不才,願以大理山水為注,天下興廢為引,試塗一闋,博諸君子一哂!”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此語氣魄,哪像閨閣詞人?
早有侍者奉上早已備好的筆墨紙硯,置於殿角大案之上。
那紙異常寬大,紋理綿韌,是當地特產的上好桑皮貢紙。李清照款步上前,纖纖素手執起一支加長的紫玉狼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