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太上皇想玩了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371章 太上皇想玩了

第371章 太上皇想玩了(1 / 1)

天佑二年,六月初,汴梁皇城,文德殿。

盛夏的暑氣被厚重的殿牆隔絕在外,殿內卻彌漫著另一種無形的悶熱——權力交替與政治博弈的焦灼。一場關乎中樞人事變動的朝會剛剛結束。皇帝趙桓端坐龍椅,麵色依舊帶著病後的蒼白,但眼神中多了一絲決斷後的疲憊與釋然。丹墀之下,百官肅立,神色各異,目光複雜地聚焦於重新立於文官班首那道清瘦卻挺拔的身影——秦王陳太初。

詔書的內容言簡意賅:因原參知政事秦檜革職查辦,其職空缺,特晉秦王陳太初為參知政事,加同平章事,輔佐首相何栗,共理朝政。

沒有恢弘的排場,沒有隆重的慶典,甚至沒有太多驚訝。一切仿佛順理成章,卻又透著難以言喻的微妙。唯有熟知近年朝局變遷的老臣,心中才不免泛起波瀾與唏噓。曾幾何時,陳太初權傾朝野,身兼平章政事首相)與樞密使最高軍事長官),可謂出將入相,權柄赫赫。然一朝失勢,遠遁海外,歸來時僅得一工部尚書虛銜。如今,雖重返中樞,卻隻是“參知政事”,位在首相何栗之下,需從頭積累資曆與影響力。大宋的官場,起起落落,便是如此現實。

陳太初麵容平靜,無喜無悲,依禮謝恩。他早已過了計較名位的階段。參知政事雖非頂峰,卻恰是推行新政的絕佳位置——既有參與決策之權,又不至於過於顯眼成為眾矢之的,更能具體落實諸多細節。他要的不是虛名,而是實實在在推行《四海論》、奠定新製基石的舞台。這副相之位,恰是“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最佳起點。

接下來的日子,陳太初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了新政的籌劃。

秦王府的書房,成了他真正的“戰場”。白日入政事堂議事,夜晚便埋首於如山卷宗之中。案頭鋪滿了各地呈報的戶籍、田畝、稅賦、軍備數據,以及他親手繪製的各種製度架構圖、權力流程圖。燭光常常亮至深夜,甚至通宵達旦。

他消瘦得愈發厲害,官袍穿在身上空蕩蕩的,眼窩深陷,唯有那雙眼睛,依舊銳利如鷹隼,燃燒著近乎殉道者的熾熱光芒。君主立憲,四字說來輕鬆,實則千頭萬緒。如何限製君權而不使其反彈?如何保障民權而不致混亂?如何理清中央與地方權責?如何確保軍隊國家化?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督製衡機製?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既要觸動根本,又需把握分寸,避免激化矛盾,引發動蕩。這需要極高的政治智慧、縝密的製度設計以及……難以想象的耐心與精力。

老管家陳安,如今已是府中總管,看著主人日漸憔悴,心中焦急萬分。他深知勸不動王爺休息,便隻能想方設法在細節上體貼。夜深時,他會默默端上一碗溫熱的參湯或清淡的夜宵;在陳太初揉著眉心短暫歇息時,他會湊上前,絮絮叨叨地說些汴梁城中的趣聞軼事,試圖分散主人的心神。

“王爺,您聽說了嗎?城東張記綢緞莊的老板,前兒個得了個大胖孫子,高興得在店門口撒了三天的銅錢!”

“還有啊,漕幫的劉老大,昨個兒在樊樓喝多了,非說自家祖上是跟程咬金拜過把子的,要表演三板斧,結果一斧子劈歪了,把人家樓梯扶手給砍了,賠了五兩銀子…”

“今早市集上,有人賣會唱歌的畫眉鳥,引得好多人圍觀…”

陳太初通常隻是靜靜地聽著,偶爾嘴角會牽起一絲極淡的笑意,算是回應。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瑣事,如同沉悶書房中偶爾透進的一縷清風,雖短暫,卻也能讓他緊繃的神經得到片刻的鬆弛。他知道,這是陳安的一片苦心。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在陳太初全力撲在新政設計之時,一場意外的“風波”從深宮中漾出漣漪。延福宮的太上皇趙佶,自那日聽陳太初描繪黃山奇石後,便如同著了魔一般,整日魂不守舍,對著宮苑中的假山石唉聲歎氣,反複念叨著“黃山之石,究竟如何奇絕?”“此生若不能親見,實為憾事!”甚至開始命內侍收拾行裝,擺出一副即將南巡的架勢。

這可急壞了皇帝趙桓。國家初定,百廢待興,新政方啟,千頭萬緒,他這個皇帝尚且病體支離,困守深宮,豈敢讓太上皇此時離京遠遊?更何況,陪駕人選,除了曾勾起此念的陳太初,似乎再無更合適的人選。可陳太初正值推行新政的關鍵時期,豈能輕易離京?若因此耽誤了國事,如何是好?但若強行阻攔,又恐落個“不孝”之名,違背了“以孝治天下”的國本。

左右為難之下,趙桓隻得再次將陳太初召入宮中。

福寧殿內,趙桓麵帶難色,將太上皇的意願和自己的憂慮和盤托出,末了歎道:“元晦,朕知你政務繁忙,新政更是千鈞重擔。然太上皇心意已決,朕……朕實在難以拂逆其意。這……這可如何是好?”

陳太初聽完,沉吟片刻,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他抬起頭,看向憂心忡忡的皇帝,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種引導的意味:“陛下,此事或可不必視為負擔,反可看作一次……難得的契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契機?”趙桓一怔。

“正是。”陳太初緩緩道,“陛下試想,若新政成功,陛下亦不必再如曆代先帝般,終日困於這九重宮闕之中。這萬裡江山,錦繡河山,本是陛下之天下,理當親身巡視,體察民情,而非僅憑奏章了解世態。此次陪太上皇南巡,正可視為一次預演。”

他走近一步,聲音沉穩有力:“陛下可攜部分禁軍精銳同行,一來護衛聖駕周全,二來亦可演練新式禁軍行軍、駐蹕、應變之能力,檢驗軍製改革之成效。沿途可觀察州縣吏治、民生百態,親耳聽聽百姓之聲,親眼看看新政在地方推行可能遇到之問題。至於京城政務,有何相與諸位大臣坐鎮,緊要事務亦可快馬傳遞,臣亦可隨行途中處理。如此,既全了陛下孝道,安撫了太上皇,亦不失為一次體察民情、演練新製的良機。陛下以為如何?”

一番話,如撥雲見日,將一件看似麻煩的私事,巧妙提升到了關乎國政演練的高度。趙桓聽得目瞪口呆,細細思量,竟覺得頗有道理!他久居深宮,對外界早已陌生,若能借此機會出去走走,親眼看看他的江山,聽聽他的子民的聲音,何樂而不為?更何況,還能順帶演練新軍,考察吏治!

他臉上的愁容漸漸舒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躍躍欲試的興奮:“元晦此言……大善!大善啊!就依你所奏!朕……朕便陪太上皇,也陪元晦你,一同去這黃山走一遭!看看我大宋的大好河山!”

看著皇帝眼中重燃的光彩,陳太初微微頷首。南巡之路,固然會耽擱一些時間,但若能借此讓皇帝親眼看到民間的真實情況,親身體驗到變革的必要性,或許比在深宮中苦口婆心地勸說,效果要好上千百倍。

這趟旅程,注定不會平凡。

它既是一次儘孝的陪伴,更將是一場…移動的朝堂,一次對新政的…實地檢驗與無聲的宣講。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